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临夏东乡县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原标题: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东乡县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农民住房有保障
“东乡贡羊”养殖
蘑菇产业
教育脱贫,让农村孩子强起来。
扶贫车间成为群众增收新亮点
东乡县妇联开展农民刺绣培训
产业帮扶,种植业蓬勃发展。
“东乡手抓”,这道驰名天下的美食,出自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以下简称东乡县)。近年来,东乡县在国家政策扶贫的大力支持下,“东乡手抓”“东乡贡羊”“东乡土豆”“东乡黑木耳”等地域品牌脱颖而出,成为当地老百姓的致富产业。
东乡族自治县是甘肃省58个集中连片特困片区县和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总人口31.47万人,其中东乡族占87.9%。目前,东乡县进入整县摘帽决胜时期,全县各民族之间紧密团结,凝聚了“敢死拼命、敢打硬仗、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东乡精神,推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破浪前行,确保全面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王云祥
冲刺清零 起底核查补短板
东乡县五家乡奴土坪村,这是坐落在山梁上的村庄。村上气候干旱,海拔约2300米。村民主要通过牛羊养殖,种植玉米、土豆和通过务工增加收入。
5月18日这天上午,东乡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马占福一行,来到奴土坪村进行脱贫攻坚问题核查。
“这次主要来核查脱贫攻坚清零工作,要按照每户情况进行逐步核查,并且将核查出来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落实。”马占福说,奴土坪已经实现了整村脱贫,从核查工作来看,存在的问题并不多。
晚上谋划抓调度,白天入户抓落实。面对脱贫摘帽的严峻形势,东乡县领导干部艰辛努力,县上主要领导靠前一线调度指挥,引领全县各级干部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全身心投入到脱贫主战场,推动全县脱贫攻坚任务落地生根。
为了夯实工作责任,东乡县推行“村长、社长、联户长”的三长责任制模式,抽调2300名州县机关干部到扶贫一线工作,实现了3500名州县乡干部包抓全县215个行政村、1760个社和5.4万农户,解决了农村脱贫一线力量不足的问题,推动扶贫工作高效落实。
记者了解到,全县以“3+1+1”清零行动为主战场,选拔了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建立了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奖惩机制,激发了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
“既不降低标准,又不吊高胃口。”东乡县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底线任务,科学谋划统筹,以绣花的功夫,整合全省各级帮扶力量,紧盯春台、龙泉2个省级深度贫困乡镇和133个深度贫困村,全方位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力度,全县近80%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向深度贫困村。
一周一调度、一周一分析。东乡县聚焦脱贫短板问题,每周召开一次调度会议,以视频形式延伸到24个乡镇,选择2-4个预脱贫村,研判诊断实际问题,动态运转“一户一策”,并以此为提升帮扶成效的重要抓手,精准落实各项扶持政策。
今年以来,全县深入推进脱贫摘帽查漏补缺巩固提升工作,对全县所有农户“两不愁三保障”情况进行全覆盖摸底排查,逐项建立问题清单,逐户补标提标,逐一销号清零。
在积极推进健康扶贫各项政策之时,全县开展组团式结对帮扶,省人民医院在东乡县医院设立分院、临夏州中医院在沿岭乡卫生院设立分院,完成所有贫困人口签约服务,提升了诊疗水平。全县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全部达标,群众“看病远、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为了解决“上学远”“上学难”“女童失辍学率高”和“巩固劝返难度大”等难点问题,东乡县深入推进“教育立县”战略,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东乡县教育教学提质发展的意见》,创新提出“腾笼换鸟”办学思路,启动实施东乡女童“希望工程”,全面打响控辍保学大会战,义务教育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2019年投资1.99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52所、幼儿园3所,碧桂园援建的国强职业技术学院项目今年8月投入使用。全县1299名东乡籍初高中学生(女童518名)分别在州、市和永靖县中学就读,没有幼儿园的13个村校全部开设学前班,强化控辍保学措施,全力劝返失辍学生,临夏市职教中心、县职校和县委党校职普结合强化班就读的452名年龄较大的失辍学生顺利结业,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2%。
东乡县通过统筹整合各类资金、制定出台奖补政策、实行差异化补助、建立“一日一通报”等措施,全面加快危房“清零”任务,对因灾新增危房及时纳入改造范围,确保危房“应改尽改、应拆尽拆”,2019年省上下达的1132户危房改造任务全部竣工入住。并且按照政府补助和群众自筹相结合的方式,创新实施“住房保险”,全覆盖对所有群众购买救助保险,最大限度降低灾害风险。“十三五”期间全县5255户28023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全面建成入住,2019年拆除旧宅2193户,拆旧复垦率为41.7%。
在饮水安全方面,全县统筹整合资金3.667亿元,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人饮管道入户改造工程等饮水清零项目,并通过修建集中供水点和水窖储蓄等方式,解决了偏远25户以下412个自然村3250户群众吃水问题。
据马占福介绍,全县集中开展兜底保障清零筛查工作以来,全面加强对城乡低保、残疾人补贴、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对象动态管理,做到应纳尽纳、应退尽退。2019年底全县共纳入农村低保户11703户50352人,贫困人口政策兜底保障5688户17414人,逐村逐户逐人全覆盖开展户籍清理,有效解决了户籍数据不精准、不一致的问题,为精准落实各项政策奠定了基础。
优化结构 项目带动强实力
临夏州厦临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勇,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临夏回族自治州扶贫开发办公室(挂职)副主任,他在2017年来到东乡县时,当时这里的路难走、孩童入学难、经济基础薄弱,经过几年的发展后,现在全县交通纵横交错,各项产业密集发展,适龄儿童实现了100%入学,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山海之情,协作见效。”李勇说,东乡县境内有大山,厦门靠近大海,在他挂职帮扶的过程中,两地领导干部和民间来往增多,两地结下了山海之情。
靠山吃山,东乡县立足自然禀赋,深入推进“沿河、沿库、沿川、沿路”四大经济带建设步伐,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发展区、肉牛规模养殖区、肉羊规模养殖区、中药材连片种植区、经济林果连片种植区和乡镇旅游产业示范区六大片区建设,通过完善产业扶贫奖补政策、引进龙头企业、建立合作社带贫机制等一系列扶持措施,全县实现了多产发展、多元支撑的“3+N”产业体系,形成了以畜牧养殖产业、东乡美食餐饮产业和劳务增收产业三大产业为主导,以扶贫车间、光伏、设施农业、五小产业、旅游、电商等新兴产业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格局。
在充分结合乡情、村情的基础上,东乡县依托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资金、光伏扶贫、东西协作项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三变”改革、组团发展、领办合作社等方式,规范提升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力助推合作社提质增效工作,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坚持规模养殖与分散养殖相结合,在‘155’产业奖补增收工程基础上,创新实施牛羊产业发展达标提升工程,充分调动群众养殖积极性。”马占福说,全县依托龙头企业,加快品种改良,打造“东乡贡羊”品牌,实施牛羊交易市场、屠宰冷链加工基地等配套项目,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防疫体系,推动养殖业提质增效,2019年累计落实奖补资金8101户4860.6万元、发放贷款805户2572.5万元,全县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7.4万头170万只,规模养殖场143个、规模养殖户4520户。
事实上,以“东乡手抓”为代表,历史悠久的东乡族饮食文化,为振兴全县餐饮经济迎来了新的机遇。为了推进全县餐饮经济的稳步发展,县上制定了“美食餐饮业发展的意见”和“美食餐饮业金融扶持实施细则”,通过贴息贷款等政策扶持,推动全县餐饮业规模化、连锁式发展。为了实现全县劳务经济大发展,全力实施大培训大就业工程,加强与中石化、厦门湖里区和碧桂园等帮扶企业的对接,发挥劳务中介作用,进一步加大订单输转、组织输转力度,提升劳务效益。2019年完成各类技能培训5764人,实现收入13.5亿元。
记者了解到,东乡县扶贫车间实现了规范提升,2019年全县共建成运行扶贫车间35个,吸纳就业1586人,帮助贫困群众特别是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并且结合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生态扶贫和消费扶贫等扶贫新业态,辐射带动群众实现多渠道增收。目前,该县规划总投资6.2亿元、总装机容量101.32兆瓦的“十三五”光伏扶贫项目,已全部建成并网发电,覆盖全县103个贫困村、2.06万建档立卡户,年收益达1.135亿元,可持续收入20年,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目前,东乡县健全完善了巩固脱贫成果和防止返贫的政策举措,持续加强对已脱贫户、脱贫监测户、边缘户的动态监测和措施跟进,有效防范和化解返贫风险。全县共摸排出边缘户2098户10531人、脱贫监测户636户3484人,全部在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进行了录入和标识。
通过政策扶持带动、召开村民知情大会、公布各级领导干部联系方式、实行县级领导接访制度、开通民生服务热线等务实举措,努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提升了群众满意度、获得感。
据马占福介绍,全县通过产业奖补、技能培训、龙头带动、选树典型等行之有效的措施,让群众发展产业有方向、脱贫致富有干劲,贫困群众看到了发家致富的希望和前景,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充分调动了群众致富的积极性。
“餐饮+基地+农户” 农民腰包鼓起来
因地制宜,因地施策,东乡县结合实际,大力发展农村产业,一种“产业+”模式正在全县兴起。
记者了解到,东乡县有农民合作社656家,其中有贫困村创办的合作社448家,带动全县2.96万贫困户实现了产业致富。为了加大农业产业化项目投资建设,全县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扶贫易地搬迁后续产业培育、高原夏菜示范基地、果蔬保鲜库等大项目建设,为县域产业扶贫提供了强大动力,有效促进了贫困村农产品淡存旺销,提高了农产品销售收入。
随着“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的建立,积极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村集体经济。目前全县已建成了菌棒生产基地、黑木耳生产基地、香菇生产基地,在全面开展马铃薯、大田玉米、肉牛、肉羊等国家、省级品种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大接杏、金银花、花椒、藏红花、藜麦、油菜、向日葵、百合等种植业发展规划,加速推进农产品保险业务建设力度,全县种养产业综合保险参保农民45173户,形成了“餐饮+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发展新模式。
据马占福介绍,按照“项目+团队+贫困村”选派模式,全县选派27名专业技术人员到试验示范推广种植的贫困村开展科技服务,提升了产业扶贫政策落实水平、服务带动能力和扶贫攻坚能力。
“以‘挂牌作战’为抓手,以‘整县摘帽’为目标,东乡县‘到户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农村人居环境’稳步提升。”马占福说,按照‘逐乡、逐村、逐户’狠抓落实的方式,全力推进产业扶贫挂牌督战工作,确保顺利实现整县摘帽目标,通过订单种养、保底价收购、土地流转、入股分红、打工就业等形式,为贫困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提升带贫益贫能力。
强化龙头带动,全县重点依托“东乡贡羊”“东乡手抓”“东乡土豆”“东乡黑木耳”等地域特色农产品品牌优势,积极引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从全产业链打造方面进行精细布局,积极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三个方面的利益联结机制,创建“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总社+合作社+农户”“餐饮+基地+农户”模式,积极引导东沃农投、前进牧业、伊东羊业、伊淼菌业、燎原乳业、田地马铃薯公司等龙头企业进驻东乡,带动全县合作社、农户进行种养殖生产,通过建立养殖基地、结对订单养殖农户的方式,解决企业手抓羊肉等特色产品的高质量供应。
产业振兴,乡村发展。在推进全面脱贫摘帽之时,东乡县农村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化步伐明显加快,贫困户变为脱贫户,农民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
建设沿洮河经济带 县域经济强起来
在东乡,全县树立了所有工作服务扶贫、一切工作围绕扶贫、全部力量参与扶贫的思维,全力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创造环境、凝聚力量。依托优势资源,持续深化在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劳务输转、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帮扶协作,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东乡县沿洮河经济带开发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周伟宏说:“抢抓机遇,先后引进了方大集团、碧桂园、厦临公司、前进牧业、鑫源公司、腾达实业、燎原乳业等省内外大型企业来到东乡县工业园区兴业发展,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为群众就业创造便利条件,增加群众收入,为合力攻坚注入了更多活力。”
目前,沿洮河经济带开发建设已经全面铺开,计划将居住偏远分散、道路饮水、教育医疗等无法配套的25户以下自然村(社)及极度分散居住群众整体搬迁,通过棚户区改造、地质灾害搬迁避让等项目,一次性解决吃水、行路、住房、上学、就医、就业“六难”问题。
据周伟宏介绍,沿洮河经济带开发建设项目较多,包括市政道路、达三路、初级中学、国强职业技术学校、安置区棚改等续建项目和达板小学、县第二人民医院、临洮(安家咀)至临夏一级公路等新建项目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全县极度分散居住群众整体搬迁的56栋安居工程和棚户区改造楼房已建成。自从安置区动工建设以来,州县全力以赴督导推进,项目单位争分夺秒加紧施工,沿线群众积极支持配合,共同推进经济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创造了“达板模式、达板标准、达板速度”。同步推进沿库经济带、沿川经济带、沿路经济带建设,千方百计引进龙头企业,推动实施一批产业合作帮扶项目,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滚石上山,背水一战。美丽的山城东乡县,目前正在脱贫摘帽之时快马加鞭,为冲刺全面脱贫最后一公里而努力。
(本版照片由东乡县委宣传部提供)
相关新闻
- 2020-04-20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嘉峪关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 2020-04-16张掖大力推进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
- 2020-04-09为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白银市加快推进亚行贷款城市综合发展项目见闻
- 2020-04-08定西积极推动草牧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