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政务 >> 市州链接

搬迁·乡村游·产业——平凉泾川唱好脱贫攻坚“三本戏”

20-08-17 11:34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张玉芳

  原标题:搬迁·乡村游·产业

  ——泾川唱好脱贫攻坚“三本戏”

乡村旅游使泾川成了网红打卡胜地。

  朱家涧移民新村小区环境优美,搬迁移民实现了住得好、产业全、能致富。本版图片均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张子恒摄

城关镇组织有技术特长的妇女开展专业培训,拓宽村民就业创业渠道。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东 叶海 李满福 施秀萍 朱宇鲲 通讯员 任新红

  6月的泾川,山河美丽。

  ——搬出朱家涧,天宽地阔;

  ——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道水,可白家村人今天吃上了“旅游饭”;

  ——家里有养的,树上有长的,牵住产业的“牛鼻子”,才能摘上“好果子”。

  ……

  行进在脱贫攻坚路上,泾川人步履坚定。易地搬迁,乡村旅游,牛果产业,县上动的心思最大,想的办法最多,也是干部群众最关心的话题。

  无论在村社、乡镇,还是县城,无论是点上,还是面上,所见所闻,大家都说这“三本戏”唱对了。

  搬出去,还要稳得住

  七梁八坡山套山,是老支书朱存录对朱家涧村的概括。

  在“朱家涧移民新村”的展板前,老支书指着一张翻拍的照片说,抬头是山,低头是山,朱家涧就“夹”在这个山旮旯里。与“老庄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在村里人住上了新楼房,和城里人一样。老朱说,虽然搬下山了,但庄稼人也没丢下庄稼活,而且致富门路更广了。这不,村里的富余劳力最近一直加班加点,忙着为发往天津武清的“甜瓜直通车”装箱、打包。

  朱家涧村属泾河北面山贫困片带深度贫困村,是省上确定的重点挂牌督战村。由于环境条件差,交通不便,产业基础薄弱,县上决定对朱家涧村实施整村易地搬迁。去年3月,村里老少搬上了新楼。

  搬出来,还得稳得住,能致富。为此,王村镇从王村村流转了315亩土地,建了235个蔬菜大棚、13座日光温室,组建了王村镇绿帆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给朱家涧的乡亲们提供了新的“庄稼活”。村上又在中塬村流转土地18亩,建成300头规模的“平凉红牛”养殖场,有些还通过输转劳力,就近就便安排村民就业,多渠道实现增收。

  48岁的朱惠平,以前种大葱,但广种薄收,一年到头也没啥收入。现在搬下来后,他一口气承接了15个大棚,种植甜瓜、黄瓜、西红柿、豆角等。这些天,他和妻子早上5点多就出门了,忙着给甜瓜苗掐头。“再苦,心里高兴。”朱惠平说,新鲜蔬菜已经有好几批进了超市,上了大家的餐桌。甜瓜搭上了发往天津的直通车。虽然没细算,但收入肯定不差。

  在移民新村做保洁的村民王永海说,一年下来能领6000多元的工资,空闲的时候就在蔬菜大棚园区打短工,生活很充实。“村文化广场上,每天晚上有跳广场舞的,还有唱秦腔的。大家的精神状态变了。”村民郭小兰说,原来条件差,山高路远,吃水一直要用驴驮。家里种的大葱、粮食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多少钱。搬出来以后,有了自家的大棚,收入也变高了。她的丈夫朱成怀在村里的蔬菜合作社上班,每月能领到3000元工资,3头牛还在合作社入了股,每年分红3650元。

  驻村干部杨苍龙说,为了让群众真正鼓起“钱袋子”,村上利用山区土地资源优势,在迁出区规划种植核桃杂果经济林1160亩,并间作套种了大葱、黄豆等农作物,解决了贫困群众短期增收问题。

  泾川县委书记吕鹏举说:“实施易地搬迁,关键是要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据介绍,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十三五”期间,泾川县累计建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43个,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1635户6563人,搬迁入住率达到100%。16个易地扶贫搬迁巩固提升项目中,朱家涧村迁出区杂果经济林建设等7个项目全面建成,里口村易地搬迁安置区黑河桥梁及引线等9个项目正在实施。

  美丽家乡,有约天下

  泾川县位于甘肃东部、陕甘交界处。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及优越的自然条件,使这里成为游客心照不宣的旅游“打卡地”之一。

  6月上旬,穿行于泾川县乡,一路翠绿绕身,景致宜人。

  “现在,周围国家3A级景区就有4个了。”随行干部无意间的一句话提醒,让人顿觉此行本身就是一次远离尘嚣、寻找乡愁的乡村游。

  曾几何时,靠着青山绿水的村民们,抱着身边的“金碗”,却在拼命找“饭”吃。

  高大的石牌坊,葱郁的花木,流淌不息的泾河。一块“山水白家”的牌匾,吸引游客走进泾明乡白家村。移步白家民俗文化景区,一处“牛角沟遗址”告诉人们,这里曾出土过距今约5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被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所命名为“泾川人”,“牛角沟遗址”在201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村里有一处文物国保单位,本身是一块令外界惊羡的旅游“招牌”。

  之后的小桥、流水、古树,都是村民再熟悉不过的景象。园林化的设计,以及精致的人文景观,把这里打造成了游客们放飞心灵的“驿站”。通往景区的鱼池边,50岁的杨彩虹忙着给客人做她拿手的凉皮、凉粉。“有本地的回头客,但更多的是外地游客。”杨彩虹说,前几天县上在这里搞活动,她的小店一天就卖了1500多元钱的凉皮。

  家在白家湾东社的杨彩虹,刚开始给人打工,后来发现别人卖凉皮都可以挣钱,为啥自己不能呢?于是,杨彩虹开始在家做,然后推着小车车在村前屋后卖凉皮。尽管生意不大,但还算有些收入。2017年,自己掏了5.2万元钱,在景区买了一间40多平方米的铺面,专卖自己的“拿手活”。

  现在政策好,景区环境好,收入也不错,去年她一个人忙前忙后,挣了5万元左右。另外,离家近,啥也不耽搁。

  58岁的白纯国在景区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小的“巧媳妇农家乐”,现在生意也不错。其实,当时办农家乐时,他也很犹豫,周围人也“泼凉水”:“咱这烂沟沟,谁来呢!”

  后来,他去庆阳市、平凉市周边县区农家乐参观学习了一趟后,观念一下子变了,“一碗搅团能卖10元钱!”白纯国说服家人:咱也开!

  “遇到忙的时候,需要大量人手,得雇人。”白纯国说,有时候一家能带动好几家改变生活。

  村支书白宁安说,现在他的工作“主阵地”在景区,“既然把牌子挂起来了,就要经营好。”

  如今的白家村,已建成“牛角沟遗址”展馆、民俗农耕馆、演艺广场、白家水街及文化传承、生态采摘、休闲垂钓、农趣体验、亲子娱乐、花卉观光等多个主题园,带动20多户群众集资新建了仿古式门店,全村42户人从事农家小吃经营、手工艺品制作、土特产品销售及旅游服务。

  “近年来,我们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助推精准扶贫的有力举措,依托项目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因地制宜搞建设,多方推介树品牌,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县一张亮丽的名片。”泾川县县长王廷佐说。

  泾川县把发展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坚持用规划景区的思路规划乡村,用建设景点的理念建设乡村。精心打造以党原高崖、玉都康家为代表的陇东民居型,城关凤凰、玉都下坳为代表的休闲游乐型,泾明白家、红河田赵为代表的山水田园型,汭丰郑家沟、党原城刘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型,王村完颜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型,罗汉洞挽头坪为代表的农业观光型等乡村旅游示范村。目前,城关镇凤凰村、泾明乡白家村、汭丰镇郑家沟村、王村镇完颜村成功晋升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9年,该县仅乡村旅游接待人数9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300多万元。

  好果子永远不够卖

  泾川种果树的人多,而且历史悠久。但在几起几落的苹果产业发展中,当地果农获利并不多。而且,作为平凉市最早种植苹果的县,泾川的苹果牌子并不闪亮,甚至在发展过程中掉了队。

  如何迎头赶上,实现果农在果品生产中收益的最大化,是泾川县多年来一道需要破解的难题。

  2012年底,县上通过招商引资,引来了长期在全国各地苹果园里摸爬滚打20多年的广东客商傅锦生,创办了富原红果品贸易公司。精明的潮汕人傅锦生,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托管模式,与全县10个乡镇、26个苹果产业重点村的2600多户农户,合作建立了优质苹果产销基地3.5万亩。也就是说,只要按定好的“框框”规范化操作就行,其他环节农户可以不用操心,到时会按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确保果农利益。

  果园托管,在当地本身是新鲜事。傅锦生对“托管”的理解是:标准化的生产,只有龙头企业才能做到;减少技术服务、农资服务中不必要的环节,让利于民;贫困户入股公司,让效益最大化;果农跟着企业走,企业跟着市场走,大家共赢。

  “差果子永远不好卖,好果子永远不够卖!”这句话,现在成了傅锦生的口头禅。

  在富原红果品贸易公司,工人们在现代化的生产线上有序地忙碌着,清洗、消毒、分拣、贴标、包装、存贮,“一条龙”完成了一道道工序。工人们说,这几天大家心情都好,因为老板最近又和泰国那边联系好了新的销售渠道,这些天大家都在忙着往泰国发货。

  其实,在这家公司上班的工人,多数是附近村子的村民,他们通过劳务输转进入公司上班,同时还能兼顾家务。

  这里,能让贫困户因果而富。窑店镇公主村的赵丽英从2013年开始就断断续续来公司分拣、包装苹果,“家里情况好多了,前两年换了新房子,去年又接了一辆小轿车。”

  与龙头企业不同的是,近些年兴起的家庭农场,也是泾川果产业“大军”中的一股新锐力量。

  在飞云镇闫崖头村,一块“保成彩虹家庭农场”的牌子,在四周都是果园的小院子里显得很不起眼。但就是这不起眼的一个家庭农场,却让周边80多户果农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从农场名称上,可以猜得出这是一家以两口子名义开办的家庭农场,男主人叫薛保成,女主人叫鲁彩虹,农场就建在家跟前。

  老薛说,他之前一直务果园,逐渐摸索出了一些“东西”。2004年,两口子从村上承包了90亩果园,忙前忙后,一年下来收入还算不差,他家也成了村上数得着的几个苹果大户。

  2016年4月,在县上利好政策的推动下,老薛的果园里挂上了“保成彩虹家庭农场”的牌子。如今,该农场管理着100多亩果园,职工有30多人。

  在农场的一间会议室里,墙面上挂着几面村民送来的锦旗,各类奖状、奖杯和证书有序地摆放在办公桌前。其中,老薛最看重的是2018年11月由甘肃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颁发的“抓党建脱贫攻坚致富带头人”证书,鲁彩虹也有一个奖项:“陇原脱贫攻坚巾帼带头人”。两口子,两个“带头人”!这是对他们最大的褒奖。

  别看这是一家建在田间地头的家庭农场,其管理方式可不落伍。果园追溯工程,可以让每一块果园、甚至每一棵树,都能得到信息技术保障。在这里负责网络的几个小伙子,是“回流”村里的大学生,也是技术骨干和网络高手。他们把现代信息技术尽可能多地运用在这里。技术培训、肥料采购、销售渠道等,几乎都是在网上完成的。

  这些年果子走俏,还得依靠科技的力量。“苹果触网,销售更广。”老薛心底里高兴。

  近年来,“保成彩虹家庭农场”紧紧依托家庭农场基地,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帮助贫困群众采购品牌农资,代销苹果、小米、核桃等特色农产品,2019年帮助村民销售苹果870多吨,有效降低了成本。

  他们成立的宝红果品产销专业技术协会,组建了设备齐全的果园机械化服务队、果园技术管理服务队,建办了飞云镇电子商务服务站。镇上党建办的同志介绍,在协会的示范引领下,目前闫崖头村果园面积达到1242亩。老薛他们今年已为22户贫困户耕作116亩,无偿为他们提供优质苹果苗木2000株,两口子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带头人”的担当。

  当然,在泾川,除了果,关于牛的话题也多。在“平凉红牛”泾川鼎康公司肉牛育肥场,可以看到这里820多头牛在标准化的暖棚里,享受着听音乐、吃熟食、做按摩的“高标准”生活。这家由国企、民企共建的现代化企业,既有效发挥了国企的资本优势,又充分利用了民企的技术优势,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运营。董事长程强说,公司带动了整个泾川县18个养牛合作社、1269户贫困户、4060人通过入股企业,保底分红,实现了长期和灵活就业。

  “看一家人,只要树上有长的,圈里有养的,就一定能富起来。”这是一句玩笑话,可能也是一句实话。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武都:筑起防汛抢险“铜墙铁壁” 武都:筑起防汛抢险“铜墙铁壁”
  • 文县:驻村帮扶工作队变身防汛抢险救援队 文县:驻村帮扶工作队变身防汛抢险救援队
  • 康县阳坝镇:党员闻“汛”而动 吹响防汛集结号 康县阳坝镇:党员闻“汛”而动 吹响防汛集结号
  • 文县碧口:男女老少齐上阵 加固河堤战汛期 文县碧口:男女老少齐上阵 加固河堤战汛期
  • 康县长坝镇:铲车、120合力“逆行”救援群众  康县长坝镇:铲车、120合力“逆行”救援群众
  • 徽县:积极开展洪涝灾后生产自救 徽县:积极开展洪涝灾后生产自救
  • 徽县:驻村帮扶工作队积极投身防汛救灾第一线 徽县:驻村帮扶工作队积极投身防汛救灾第一线
  • 筑起抗洪救灾中的“钢铁防线” 筑起抗洪救灾中的“钢铁防线”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武都:筑起防汛抢险“铜墙铁壁”
2   文县:驻村帮扶工作队变身防汛抢险救援
3   康县阳坝镇:党员闻“汛”而动 吹响防
4   文县碧口:男女老少齐上阵 加固河堤战
5   康县长坝镇:铲车、120合力“逆行”救
6   徽县:积极开展洪涝灾后生产自救
7   徽县:驻村帮扶工作队积极投身防汛救灾
8   孙雪涛: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9   筑起抗洪救灾中的“钢铁防线”
10   陇南市紧急避险转移安置群众13729人
11   图解: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习近平这样部
12   陇南成县:“四到位”全力保障群众安全
13   一图读懂丨汛期来临,防汛知识请收好
14   沿黄河九省(区)和胶东经济圈网络媒体
15   渭源上湾镇:产业激活乡村振兴原动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