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政务 >> 政务动态

【两会聚焦】让百姓感受到更多“民生温度”

21-03-10 09:25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张玉芳

  原标题:【两会聚焦】让百姓感受到更多“民生温度”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文洁 顾丽娟

  民生问题向来是两会热点,今年的民生改善新举措尤其引人关注。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新起点、新征程,百姓对民生获得感也多了一份新期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热词”频频出现,带着民生温度,如春风扑面而来。“民生清单”在变厚,群众“红利”在增多。这份回应百姓诸多关切和诉求的“民生清单”,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热议的话题。

  强化就业优先,稳住“最大的民生”基本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稳则人心安。

  去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降到5.2%。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我国的就业优先政策要继续强化。

  全国人大代表,读者出版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董事富康年说,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保就业纳入“六稳六保”民生清单,今年,就业优先依然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

  “我认为保市场主体就是稳就业保民生,稳住企业就是保住了就业。对一些吸纳就业岗位较多的小微企业,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减税降费、对不裁员少裁员企业进行奖励和金融方面的支持等,都是在鼓励小微企业吸纳就业。”富康年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新增就业岗位1100万个,全年的城镇调查失业率要控制在5.5%。可以看出,国家保就业力度非常之大。报告明确一系列稳岗助企政策,提出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等,处处体现出就业优先。

  去年我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也交出了一份喜人的保就业“成绩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5.68万人;输转富余劳动力526.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317.6亿元……今年,我省将“新增城镇就业32万人,落实1万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

  今年伊始,全省各地纷纷制定相关政策,推出便利措施,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服务活动,面向重点群体积极开展岗位推介、就业指导、远程招聘、网络培训等服务,举办各类专场招聘,全力做好农民工“点对点、一站式”返岗复工服务保障工作,确保企业生产有序、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部分代表委员认为,去年面对特殊困难,我省稳就业保就业成绩来之不易;今年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形势,持续推进就业优先成效可期。

  健全保障机制,补齐农村办学条件短板

  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个个有关教育的承诺和措施直抵民心。“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快补齐农村办学条件短板,健全教师工资保障长效机制,改善乡村教师待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这些目标措施,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求。

  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奎说,教师是决定教育发展水平的核心因素,建议逐步提高乡村教师的收入待遇,激励优秀青年从事乡村教师职业。建议国家投入专项资金,加大对乡村教师的培训力度。刘仲奎说,乡村教师进修机会少,教学能力很难提高,职业发展也会受限。他建议,国家建立西北农村地区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在学历提升、专项培训、导师助力、理论提升和职业荣誉获得等方面给予全面的帮助。

  “肃南县的裕固族有1.4万多人,目前已走出12位博士、60余位硕士。”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一中副校长贺颖春说,随着政府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裕固族群众的受教育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适龄儿童入学率目前已达到100%。

  今年全国两会,贺颖春委员非常关注乡村教育,她说:“乡村教育必须补齐农村办学条件短板。教师是乡村教育的主体,没有能力强劲的乡村教师,振兴乡村教育只能是空口白话。所以要切实提高教师各类专项津贴,深化实施乡村教师岗位津贴和生活补助政策,提高乡村教师工资水平,增强乡村教师岗位吸引力。”

  近年来,我省持续发力,优化农村地区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强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农村基础教育不断进步发展。进入新时代,如何补齐乡村教育短板,如何让每个孩子享受到更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也是我省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织密保障网,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百姓的热望,就是两会的热点。“社会保障”一直是民生热点。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增加30元和5元。

  截至2020年11月底,我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2581.4万人,参保率保持在97%以上。近年来,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筹资标准稳步提升,保障范围逐步扩大。我省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50元,参保群众医疗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全国人大代表、夏河县桑科乡曼玛村乡村医生旦正草说,基本医疗保险是群众抵御医疗风险的最基础保障,对于百姓来说是一项巨大的福利。旦正草认为,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县区,群众缴费占家庭年支出比例较高。她建议,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分地区测算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差异化确定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金额。在增加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减缓经济欠发达地区个人缴费上涨或降低个人缴费金额。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还就织密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等话题展开讨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副校长王锐表示,我省院前急救人员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专业能力参差不齐。甘肃省省、市、县三级86个急救中心及其下设的870个急救站点至少应配备各类院前急救人员8000人,目前实际配备人员4959人,仅占应配备人员的62%。他建议,甘肃省应增加院前急救人员数量,加强编制保障力度,加大招录力度,建立院前急救医师定向培养制度,提升院前急救人员专业能力和薪酬待遇。

  群众对养老问题的关注不断升温,养老问题也成为全国两会绕不开的话题。如何部署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每个家庭,事关国家长远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在概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中提出,今年,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目前,我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达到484.3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达到1388.2万人。省里及时调整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企业职工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每月2835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达到108元。

  一件件具体细微的“小事”,连着民心、系着冷暖,也是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的坚实基础。

  ……

  “民生蓝图”耀眼夺目,“民生礼包”令人期待。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生投入持续加大,民生指标不断改善,我们坚信更多的“民生清单”将变成实实在在的“幸福账单”,让广大群众享有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兰州西固区不断完善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 兰州西固区不断完善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
  • 甘肃旅游丨河口古镇 步入清明上河图 甘肃旅游丨河口古镇 步入清明上河图
  • 景泰黄河石林冲刺国家5A级景区 景泰黄河石林冲刺国家5A级景区
  • 阿克塞牧民迎来接羔育羔季节 阿克塞牧民迎来接羔育羔季节
  • 遇到侵权莫生气 维权求助找消协 兰州市消协发布十大典型案例 遇到侵权莫生气 维权求助找消协 兰州市消协发布十大典型案例
  • 甘肃省春运大数据出炉:客运总量1584万人次 形势总体平稳有序 甘肃省春运大数据出炉:客运总量1584万人次 形势总体平稳有序
  • “春绿陇原”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甘肃省直九大文艺院团巡礼惠民演出十二日正式揭幕 “春绿陇原”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甘肃省直九大文艺院团巡礼惠民演出十二日正式揭幕
  • 保护母亲河畔 共建绿水青山 兰州市开展“保护母亲河”环保志愿服务活动 保护母亲河畔 共建绿水青山 兰州市开展“保护母亲河”环保志愿服务活动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西固区打造精致新形象
2   兰州西固区不断完善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和
3   甘肃旅游丨河口古镇 步入清明上河图
4   景泰黄河石林冲刺国家5A级景区
5   甘肃旅游丨金崖镇:榆中古镇“双子星”
6   榆中县检测煤炭质量 推动大气污染防治
7   阿克塞牧民迎来接羔育羔季节
8   兰州新区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体系”
9   遇到侵权莫生气 维权求助找消协 兰州市
10   甘肃省编印《2021年甘肃省重点招商引资
11   3月12日起兰州市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总仓
12   甘肃省春运大数据出炉:客运总量1584万
13   兰州市召开全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
14   兰州多举措推进“优质粮食工程” 让城
15   “春绿陇原”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