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三农”服务热线架起“民心桥”“致富桥”
原标题:“三农”服务热线架起“民心桥”“致富桥”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俞树红
甘肃12316“三农”服务热线自开通以来,解了大量老百姓的燃眉之急,深受我省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数万名农民朋友通过12316找到了科学种养“答案”,用老百姓的话说,这条热线就是“民心桥”“致富桥”,让他们实实在在地受益了!
致富好帮手
12月6日,一位兰州市红古区农民在12316平台专家答疑版块留言:“我种的温室番茄,最近从叶片旁生出许多芽子,番茄果实也不好好生长。请问专家这是什么原因?该怎么办?”
甘肃12316植物病虫害专家李廷群看到留言后,从番茄生长过程中出现花前枝、花前叶及产生的原因,逐一回答了这位农民朋友,并详细讲解了防治措施。
近期的几次低温寒潮,给红古区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为解决农民电话中反映的问题,12月7日,甘肃12316专家组一行早早来到红古区花庄镇河嘴村,对草莓容易发生的病害和木瓜冬季管理向周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
在维红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珠儿草莓采摘园里,甘肃12316果树栽培专家张文利仔细观察后,没有发现草莓生长中常见的红蜘蛛和白粉病问题。接着他现场给合作社负责人张维珠讲解草莓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重茬障碍、土壤消毒等科技知识。
随后,张文利又来到守诚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一进入温室大棚,对眼前枝叶繁茂的树木惊讶不已。“这棵木瓜树已生长了20多年,多亏你的技术指导。”该合作社负责人薛守诚情不自禁地对张文利说,“从种植品种的选择、引进、技术管理到合作社的建立,都离不开你的帮助。”
原来,薛守诚和张文利已是多年的老相识。前几年,张文利先是带着薛守诚去省外农业发达地区参观学习木瓜种植,回来后又对他进行种植技术指导。现在,薛守诚不但学到了木瓜种植技术,还被评为农民高级技师,并创办了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木瓜,做大产业。
电话咨询、留言问答、视频诊断、专家赴现场技术指导……13年来,甘肃12316通过线上、线下解决了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大量难题,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和点赞。
帮农民解“急难愁盼”
今年以来,省农业农村厅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聚焦农民群众“急难愁盼”,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农业政策、市场动态等实际问题,发挥专家业务特长,加大12316热线为群众办实事力度。
省农业信息中心主任高兴明介绍说,今年“七一”前后,中心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开展岗位建功和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队分别赴康乐县、陇西县、渭源县等地进行现场技术指导。截至12月中旬,12316专家出现场技术指导25次,网站上传信息6000余条,微信平台发布信息2000余条,累计受理各类咨询近50万例。
服务惠及农民群众数千人。通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养殖圈舍,为群众“送教学、送技术、送服务”活动,解决了大量农业生产中的棘手问题,为乡村产业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数十年如一日,甘肃12316全方位倾听群众呼声,宣传解读国家政策,推广先进农业技术,解农民之难,促产业之变,用看得见的实效取信于民,这也正是甘肃12316的初心, 实实在在为民解忧办实事。”甘肃12316专家组长程小宁说。
“三农”亮丽名片
甘肃12316,2008年4月1日正式开通。13年来,平台累计解答农民各类咨询460多万例,日均咨询量1300个,制作播出广播直播节目9000余期、电视节目300多期,网站、微信上传信息20万余条,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15万余条(次),组织专家出现场1000余次,专业组由开通之初的12个拓展到35个,基本实现了与“三农”需求的无缝对接,服务更加精准和高效。完成了由一部电话到一个平台的华丽转身,实现了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完美融合,形成了完整的“1+N”模式,多形式、全媒体服务农民,放大服务效果,方便群众咨询与交流。
经过十多年的沉淀,甘肃12316已成为我省培育富民产业的重要平台,服务“三农”的一张亮丽名片。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发展发挥了独特作用。已成为农民与政府之间的“连心线”、农民与专家之间的“科技线”、农民与市场之间的“致富线”。
相关新闻
- 2021-12-28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中国甘肃海外仓揭牌
- 2021-12-28乘势而上谋发展 稳中求进开新局——甘肃省各市州“两会”扫描
- 2021-12-28甘肃省启动“迎新春促消费·助力乡村振兴”活动 71场次让利促销活动助力元旦春节消费
- 2021-12-28今年甘肃新增2.5万余个义务教育阶段城区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