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政务 >> 政策法规

《甘肃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下月起施行

21-12-28 09:53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编辑:张玉芳

  原标题:《甘肃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下月起施行

  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露天焚烧秸秆

  中国甘肃网12月28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记者 杨昕)《甘肃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指出,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机场周围、交通干线附近以及当地人民政府划定的其他区域露天焚烧秸秆。

  《条例》指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举报投诉方式和渠道。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非法倾倒、转移、处置和贮存固体废物等造成环境污染的违法行为进行投诉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处理并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予以保密;对实名举报并查证属实的,给予奖励。

  《条例》规定,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家庭和个人应当依法履行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投放义务,承担生活垃圾产生者责任。生活垃圾应当在指定的地点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分类引导提醒标志应当清晰可见,投放容器容量合理,颜色、标识规范统一。禁止随意倾倒、抛撒、堆放或者焚烧生活垃圾。

  《条例》明确,产生、收集厨余垃圾的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将厨余垃圾交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厨余垃圾运输应当采用密闭的专用车辆。禁止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利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厨余垃圾饲喂畜禽。

  《条例》指出,产生废弃农用薄膜和化肥、农药包装废弃物等农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回收利用和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鼓励单位和个人设立回收网点,开展农业包装废弃物回收与资源化利用。

  《条例》明确,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管理,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鼓励社会资本开展畜禽粪污专业化集中处理,达到肥料利用有关要求后,进行还田利用。

  《条例》指出,产生秸秆的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回收利用和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鼓励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利用,鼓励秸秆还田和以秸秆为原料的沼气、燃料乙醇、发电、饲料、食用菌等产业发展。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机场周围、交通干线附近以及当地人民政府划定的其他区域露天焚烧秸秆。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平山湖听雪 平山湖听雪
  • 藏在深闺的石门山 藏在深闺的石门山
  • 任振鹤主持召开十三届省政府第158次常务会议 审议通过甘肃省“十四五”能源和水利发展规划等 任振鹤主持召开十三届省政府第158次常务会议 审议通过甘肃省“十四五”能源和水利发展规划等
  • 尹弘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交流会上强调 推动新时代全省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为甘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尹弘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交流会上强调 推动新时代全省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为甘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 兰州铁路公安处“云捕—2021”战果显著 为旅客群众挽回损失500余万元 兰州铁路公安处“云捕—2021”战果显著 为旅客群众挽回损失500余万元
  • 甘肃省委网信办到文县定点帮扶村开展送温暖走访慰问活动 甘肃省委网信办到文县定点帮扶村开展送温暖走访慰问活动
  • 四川客商八万多元现金遗落出租车内 兰州的姐拾金不昧归还失主 四川客商八万多元现金遗落出租车内 兰州的姐拾金不昧归还失主
  • 中国甘肃网“新年新衣”有牵挂 这份爱心沉甸甸 中国甘肃网“新年新衣”有牵挂 这份爱心沉甸甸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交通高质量发展的甘肃“答卷”——甘肃
2   陇南漳县举办新闻通讯员能力素质提升培
3   定西市安定区入选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名
4   古城迸发新活力——庆城县“十三五”经
5   兰州新区市场主体总数达27000多户
6   全省首单支持常态化疫情防控项目贷款落
7   产业兴省 工业强省——从省委十三届十
8   兰州陆港外贸货物首次搭乘中亚班列向海
9   甘肃:“三农”服务热线架起“民心桥”
10   “‘风光’无限看酒泉”系列报道之一—
11   祖厉河流域纳入全国第二批试点流域名单
12   武威多个文旅重点项目今年实现开花结果
13   甘肃省举行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肺炎科研
14   甘肃省启动玉米制种科技强种行动 2025
15   甘肃:省市协同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