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政务 >> 政务动态

甘肃省100个城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全部建成

22-01-12 09:44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编辑:张玉芳

  原标题:家门口养老: 伸手可触的“民生温度”

  我省100个城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全部建成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对于兜住兜牢民生底线格外重要。2021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将“全省推进建设100个城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

  过去的一年里,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甘肃省民政系统科学选址、坚持高标准推进建设,100个城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全部建成。随着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陆续投入运营,将不断满足社区居家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进一步提升生活幸福感。

  家门口的养老服务中心

  “我们辖区老年人多,在这里,老人们有地方活动,能按时吃上热乎的饭菜,玩得开心,吃得舒心!”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湖街道居民高金莲对新开的西湖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赞不绝口。

  今年85岁的谭奶奶说,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对她这样的独居老人来说特别需要,环境好、活动丰富,最主要的是离家近。

  西湖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建工中街,设置护理型床位20张,配备了高标准的软硬件设施设备,能够提供日托、全托、上门服务等多元化的养老服务。

  走进兰州市七里河区敦煌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食堂、日托室、健康小屋、多功能活动厅、文娱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中医诊疗室、公共沐浴室等一应俱全。

  “中心目前是试运营阶段,配置专业化养老床位20张,综合诊疗床位6张。老人入住前,我们首先对老年人进行能力评估,确定老年人护理等级,建立评估档案,有针对性地对老年人进行康复训练、中医理疗、慢阻肺防治等特色服务……”敦煌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运营负责人孙东臣说,中心通过智慧健康养老信息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医和助行等居家养老线上线下服务,实现就近养老。

  随着省委省政府2021年为民实事任务——全省推进建设100个城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2021年底前全部按标准要求和时间节点顺利完成,甘肃省实现新增养老服务设施用房13.2万平方米,新增养老床位2306张,其中护理型床位2139张。目前,具备有全托日托床位、有就餐助餐服务、有医疗康复功能、有健身活动设施、有覆盖辖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家庭的信息化平台、有开展线上线下上门服务等“六有”功能的城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已覆盖全省80%城市街道。

  城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建成运营,将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全托日托等定制化、个性化服务,充分发挥专业养老服务机构人员、设备、技术等优势,以特困兜底对象为服务重点人群向其他社会老年人拓展,扩大普惠养老服务,将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延伸至社会老年人家庭,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有效满足社区居家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

  根据甘肃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2020年11月1日零时,甘肃省常住人口2501.98万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426.0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7.03%,其中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为314.75万人、占12.58%。

  老龄化呈现出日益加剧的发展态势,对养老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将100个城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计划,在街道建设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身边、周边、床边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是政府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为了加快推进这项为民实事如期完成,民政厅制定印发了《甘肃省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运营管理实施细则》,对项目建设标准、运营和服务模式、监督管理方式进行了规范;甘肃省民政厅联合省财政厅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全省建设100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和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为城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社区养老服务网越织越密

  近日,记者走进兰州市城关区广武门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只见老人们有的在量血压,有的在打扑克,还有的在写书法……他们在这个新“家”里玩得不亦乐乎,不时传来欢声笑语。

  “2021年,全省推进建设100个城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兰州市城关区承担13家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任务,目前已经全部建成并投入初步运营,广武门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就是其中之一。”城关区民政局副局长李錾璞说。

  据了解,广武门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采取“1+N”的多点互动养老服务模式,“1”为以广武门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为核心;“N”为辐射周边多个社区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活动室等,建立从点到线再到面的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形成15分钟服务圈,让老人真正享受到政府平台提供的民生服务。

  为了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健全,推动服务水平提质增效,兰州市城关区采取“一平台四联动”智慧养老模式。以城关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虚拟养老院)一个平台为总纲,联动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服务、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服务、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智能看护、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服务、养老机构服务,达到养老服务全域联动智慧管理和服务。

  “我们探索开展人脸识别比对、跌倒自动报警、睡眠健康管理、体质监测、疫情防控、虚拟互动等智能监护应用,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居家服务、膳食供应、文化娱乐、精神慰藉服务,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与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结合,开展康复护理、医疗保健、慢病管理等医养结合服务。”城关区虚拟养老院院长秦田田说。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玄丝雨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非遗撷英】“塑”说彩陶之美 【非遗撷英】“塑”说彩陶之美
  • 天水:危化品运输车起火 出动灭火机器人12小时成功处置 天水:危化品运输车起火 出动灭火机器人12小时成功处置
  • 父爱如山!张掖高台残疾父亲悉心照顾残疾儿子20余年 父爱如山!张掖高台残疾父亲悉心照顾残疾儿子20余年
  • 嘉峪关居民李国卿成为我省第4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嘉峪关居民李国卿成为我省第4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 让“光伏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定西渭源县积极探索“光伏+农业”产业模式 让“光伏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定西渭源县积极探索“光伏+农业”产业模式
  • 游客在西和县杜彩霞种养殖合作社草莓采摘园采摘草莓 游客在西和县杜彩霞种养殖合作社草莓采摘园采摘草莓
  • 通渭小曲:有“郑声”的遗韵 有“秦风”的传承 通渭小曲:有“郑声”的遗韵 有“秦风”的传承
  • 备战2022北京冬残奥会丨国家集训队厉兵秣马白银雪道 备战2022北京冬残奥会丨国家集训队厉兵秣马白银雪道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深化对口帮扶——福州鱼丸用上定西“山
2   【非遗撷英】“塑”说彩陶之美
3   【文化掠影】细品巷陌里的文化味儿
4   甘肃矿业权出让网上竞拍成功 12宗矿业
5   金昌开展“一行动一活动”集中示范活动
6   武威民勤:“产业+电商”走出致富路
7   甘南黄河水生态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8   一夜之间49部手机2辆车被盗 天水甘谷警
9   天水:危化品运输车起火 出动灭火机器
10   酒泉瓜州:“小餐桌”传播“大文明”
11   苏陇携手积极落实“西部海员”计划
12   甘肃省着力构建“打防管控服”治安新格
13   文明之风吹遍城乡——平凉市创建全国文
14   《敦煌,千年不散的宴席》节目上线两个
15   父爱如山!张掖高台残疾父亲悉心照顾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