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一、制定背景
体育产业是新兴产业、绿色产业、朝阳产业,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面,也是促进消费的重要方面。《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国办发〔2019〕40号)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体育产业更大、更活、更优,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43号)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并要求“各地区要建立相关协调机制,强化政策衔接,做到思想重视、责任到位、措施有力、确保实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促进全民健身,扩大体育消费,推动我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制定了本《实施意见》。
二、目标和任务
(一)发展目标。根据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总目标、我省经济发展水平及体育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占比情况,提出:到2025年,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00亿元;到2035年,力争实现我省体育产业总体水平进入西部地区前列,体育产业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二)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涉及完善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融合发展、壮大市场主体、促进体育消费、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强化政策支撑等七方面。我省提出的主要工作任务结合甘肃实际,全面涵盖了国家文件精神,并吸纳兄弟省市先进做法,主要亮点如下:
1.完善产业结构。着力发展体育服务业,提高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总量中的比重。扶持体育用品制造业,积极争取政策、资金,对具备相应产业发展条件的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给予扶持。大力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业,做大体育培训市场。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加强国际、国内体育交流与合作,引进和培育一批落户甘肃的高水平赛事。
2.优化产业布局。以兰州—白银都市圈、天水和酒泉—嘉峪关“一核两副中心”城市建设和黄河沿岸、河西走廊和陇东南三个城镇带发展为契机,培育区域体育产业重点城市。建设河西、中部、陇东南及临夏甘南四大运动产业带,形成区域协调统一的体育产业发展格局。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传播中华传统体育文化。
3.壮大市场主体。扶持体育企业发展壮大。推动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加强体育产业示范引领,开展“甘肃省体育产业基地”评选工作,支持和打造一批体育产业、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到2025年,创建20家以上省级体育产业基地,20家以上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4.推动融合发展。体育与医疗融合发展,建立体育与卫健部门融合协同创新发展机制。体育与文旅融合发展,创新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体育与教育融合发展,完善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体系。体育与商业融合发展,以体育需求为导向,加强城市商业综合体的业态融合升级。体育与农业融合发展,挖掘乡村体育资源,构建多元化的农村体育产业模式。体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智慧体育建设,创新体育公共服务模式,建设智慧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信息资源互联互通。
5.促进体育消费。优化体育消费环境,支持体育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建立覆盖广、层次多、约束强的评级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激发体育消费活力,加强体育消费信息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试点、探索全民健身兑换积分和发放消费券。促进消费水平提升,通过市场供求信息,对消费群体进行精准定位,推动实现产品与消费者的对接。加强场地设施供给,盘活存量资源,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体育设施投资建设,并依法依规享受相应权益。
6.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体育赛事活动服务指导目录,推动体育赛事活动标准体系建设,加强赛事活动教育培训,建立跨部门的体育赛事活动综合服务机制,加强体育赛事活动安全管理措施。深化场馆运营管理改革,推进公共体育场馆“改造功能、改革机制”工程。引导职业体育改革发展,鼓励具备条件的运动项目进行职业化改革,支持教练员、运动员职业化发展。
三、政策保障
按照主要任务,强调六项保障: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各地要将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建立体育、财政、建设、税务、旅游、发改、统计、审计等多部门合作的体育产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研究重大问题,统筹推进本意见实施,建立多部门合力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工作格局。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筹建甘肃体育职业学院;支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加强体育产业专业人才培养;鼓励校企合作办学,多渠道培养体育产业人才;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推进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加强退役运动员转型培训,支持退役运动员从事健身休闲产业;提升研究能力,推进体育智库建设。三是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符合政策规定的体育企业,可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小微企业等税收优惠政策。体育场馆和用于体育活动的房产、土地,符合政策规定的可减免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四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体育产业项目储备,争取中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和省级相关产业基金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持体育企业,拓展体育消费信贷业务和金融服务,鼓励银行探索“体育贷”,支持体育企业通过质押商业赛事举办权、场地经营权等方式申请贷款。五是保障体育产业用地。将体育产业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加大对体育产业新增建设用地的支持力度。六是完善统计体系。健全体育产业、体育消费和体育场地动态统计监测制度,建立日常监测机制,定期发布统计数据和报告。
相关新闻
- 2022-01-26一图读懂《甘肃省社会信用条例》
- 2022-01-10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甘肃省社会信用条例》解读
- 2021-12-28甘肃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政策解读
- 2021-12-26《甘肃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