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政务 >> 甘肃廉政

甘肃紧盯制种各环节跟进监督 护航种质资源保护利用

22-08-29 15:16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编辑:张玉芳

  八月初秋,风吹麦浪,祁连山下谷穗青黄,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五个墩村的玉米制种试验基地,即将成熟的玉米种苗已有两米多高,一幅丰收在即的美好景象。

  独特的气候、地理优势和政策支持,使张掖成为我国制种重要基地,其中玉米制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位居全国前列。但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向制种企业乱摊派乱收费现象,影响了制种业健康发展。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甘肃省纪委监委强化政治监督,去年专门出台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监督的意见,要求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围绕种业市场监管情况、优质制种产业发展保护工作等方面监督重点,细化监督任务,建立监督台账,分步骤、有计划地加强对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监督。

  省纪委监委派驻省农业农村厅纪检监察组将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作为政治监督重点内容,发挥近距离、全天候优势,督促省农业农村厅报请省委省政府印发《甘肃省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及时制定玉米、马铃薯、特色种业等5个分产业方案,为推动我省由种业大省向种业强省迈进提供路线图、任务书。同时,聚焦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与监督检查,深入张掖、金昌、武威等地实地查看农业农村部门牵头调度、资金保障、宣传引导等情况。目前,已完成87个县市区农作物面上普查任务和12个重点县区系统检查工作。

  为监督推动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年初,张掖市纪委监委采取“室组地”联动方式,成立4个监督检查组,深入甘州、临泽、高台3个县区,采取“四不两直”方式,重点聚焦玉米制种领域是否存在权钱交易、乱摊派乱收费、服务费管理使用不规范、劳务费发放不合规,以及利用违纪违法手段撬抢基地、获取不正当利益等5个方面的问题,开展明察暗访,共发现问题94个,其中问题线索19条。

  “经初步核查,去年,甘州区和临泽县部分制种大村,除按规定向企业收取每亩50元的基地服务费外,还通过签订附加协议或口头协商的方式,向制种企业收取每亩20元至150元不等的基地建设费、土地污染治理费、电力配套设施费、公益活动赞助款、疫情防控捐助费等费用。”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胡海说,这些额外的费用对企业带来了较重的负担。

  在此基础上,围绕种质安全保障工作,今年3月,张掖市纪委监委在全市启动以“玉米制种基地劳务费管理混乱问题治理”为主要内容之一的“三治理一挂牌”专项行动,紧盯玉米制种各环节跟进监督,计划用7个月时间,着力纠治玉米制种款项管理使用不规范、乱收费乱摊派、违规接受宴请、签订虚假合同等突出问题。

  “我们把专项行动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内容,作为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的有力抓手,通过对2019年以来种子管理部门、乡镇、村社劳务费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专项治理,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提升群众种植积极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崔锦云表示。

  对受理、排查、移交特别是挂牌督办的问题线索,市纪委监委建立台账、定期汇总、跟踪办理、深挖细查、限时办结。目前,75个面上共性问题已整改完毕,挂牌督办的19件问题线索办结17件,立案2件2人,给予政务处分1人,组织处理22人。

  各地也结合实际,以有力有效监督护航种质资源保护利用。酒泉市肃州区纪委监委派驻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深入区种子产业服务站、敦煌种业先锋公司及玉米分公司开展监督检查,并对全区2021年玉米制种产业相关的25起线索办理情况现场督促。对监督检查发现的种子企业因资金短缺,建设周期较长,银行贷款门槛高,社会关注度较低,种业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白银市平川区纪委监委积极向相关部门单位反馈,督促行业部门积极筹措资金,强化种子生产基地补助,实施种子公司改扩建奖励资金补助、种子生产信贷贴息补助等政策落地落实,助推全区种业不断发展。张掖市临泽县纪委监委建立“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镇纪委+行业部门单位”联合监督检查的工作机制,并向县农业农村局下发《督办函》,对玉米制种基地劳务费管理混乱等问题重点督办。

  甘肃德光农业有限公司是张掖市甘州区制种产业龙头企业,玉米制种面积达3.19万亩。“今年除规定的基地服务费以外,再没有别的费用了,企业可以轻装上阵,一心一意搞发展了。”对于这一改变,甘肃德光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会文很满意。

  “成本支出少了,可以拿出更多的费用用于研发优良品种。”作为张掖市唯一的制种企业上市公司,甘肃华瑞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旭东说。

  “党的政策好,今年市场行情也好,亩产值按3900元算的话,今年光这一片地的收入就能有几万元哩!”望着眼前茁壮的玉米种苗,五个墩村党支部书记王新宏高兴地掰着手指头盘算着今年的好收成。(王衡 张莉)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