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政务 >> 政务动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期“甘肃对话”市长论坛发言选登

23-04-07 08:55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张玉芳

  原标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期“甘肃对话”市长论坛发言选登

  首届城市、文化、创造力“甘肃对话”市长论坛现场。

  3月12日至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兰州举办了“城市、文化和创造力”框架能力建设培训班和第一期“甘肃对话”市长论坛,为甘肃文旅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合力推进世界银行贷款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传承创新项目建设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把脉问诊、传经送宝。现选登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联通国际 创意甘肃

  省文旅厅党组书记、厅长 何效祖

  联通国际

  甘肃是“丝绸之路”的通道和桥梁

  甘肃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全长7000公里,在甘肃境内就有1600公里。自丝绸之路兴起,我国与世界交流互通的步伐便从未中断,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也在此汇聚。

  甘肃最大的机遇在于“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甘肃抢抓机遇,承东启西、连南通北,扩大国际经贸和人文交流。累计发运国际货运班列2132列,进出口总值累计达到1572.9亿元。甘肃着力打造“环西部火车游”旅游产品,联通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随着世界银行项目加快实施和人文交流不断拓展,古丝绸之路再次焕发出新的活力。

  甘肃拥有璀璨的文明遗产。有世界文化遗产7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项。这些世界级文化遗存是人类文明发展和演进的重要成果,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需要我们共同保护、传承弘扬。

  交流互鉴

  着力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坚持走遗产保护国际化之路。敦煌莫高窟壁画保护是甘肃遗产保护最成功的国际合作实践案例。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帮助下,2022年,敦煌研究院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文化遗产开放共享平台“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正式上线,累计已有55个国家、1600余万人次在线访问,“数字敦煌”也入选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

  加速推进国际文化交流合作。一是注重搭建国际交流平台。近年来,甘肃已举办五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十届“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吸引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参加,举办论坛会议50多场次、文艺演出100多场次,展示多个国家的文化艺术精品2万多件。二是注重与国际组织合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合作协议,就开展技术援助服务等事宜达成一致。由省文旅厅牵头实施,总投资21.5亿元的世界银行贷款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传承与创新项目已全面进入施工建设阶段。三是注重发挥部省合作效应。借助文化和旅游部“欢乐春节”、文化年、国际艺术节等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活动,组织甘肃文艺院团2000多人次,赴“一带一路”沿线90多个国家、演出200多场、现场观众超80万人次。

  着力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近年来,甘肃加强国际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在“一带一路”沿线24个国家和地区举办甘肃文旅宣传推介和招商引资活动,入境游人次和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38%和43%。今年,甘肃省文旅厅当选世界旅游联盟第二届联盟理事会员。

  创意未来

  激发甘肃城乡发展活力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蓄足活力源。在甘肃,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案例不胜枚举,有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临夏市“八坊十三巷”、兰州老街、西固区河口古镇等。其中,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被国家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园区入驻企业202家,为各类文创和科技人才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带动就业近万人。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引擎。近年来,我们着力推动乡村旅游产品创新、基础提升、品牌创建等“十大工程”,走出了一条甘肃特色乡村旅游发展之路。2021年,全省乡村旅游游客接待量达1.31亿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390.33亿元,已占到全省旅游市场的“半壁江山”,“甘肃味、乡土情”的乡村旅游已“走出深闺”,全省乡村旅游的品牌辐射力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推进非遗传承找到新方向。甘肃有各级非遗项目8161项,其中世界级3项、国家级83项、省级493项。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支持我省建成国家级非遗工坊2家,先后认定两批省级非遗工坊共119家。近3年,累计组织培训2088期,培训人数22247人次,学员月均收入接近2200元,带动当地人群,特别是农村妇女就地就近就业,不断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甘肃打造文旅IP注入新动能。2018年,在德国举办的“丝路瑰宝——敦煌壁画艺术精品展”,用虚拟现实技术开辟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和传播的路径。2020年,“一部手机游甘肃”平台获评文化和旅游部信息化发展典型案例,一站式解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需求。2022年,“甘肃省博物馆铜奔马毛绒玩具文创爆红”入选文博行业十大热点事件,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互利共赢

  推进国际合作取得新实效

  一是搭建合作平台。推进敦煌艺术国际研修中心项目建设,争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甘肃开设国际性培训分支机构,加大人文培育。同时,通过在海外设立文化中心、旅游办事处,联动政企、校企、企企合作,聚集信息、资本、人才、技术等交流合作的优势。

  二是深化合作实效。全面落实甘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的项目技术援助协议,积极争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给予甘肃更多的国际援助资金和项目支持。注重“走出去”,将甘肃文旅发展的成功案例、经验做法在国际上推广,提升甘肃“交响丝路·如意甘肃”的国际影响力。

  三是加强人才培育。通过共同遴选“丝绸之路文化使者”,推进智库学者、汉学家、翻译家、艺术家、创意人才等交流对话和青年人才培养,开展职业经理人、创意策划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等的交流互访,增进互学互鉴与交融互通,加强文化和旅游领域人才交流合作。

  以文化为抓手 切实促进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文化项目负责人、博士 杨碧幸

  文化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深具潜力。如何推动以人为本、以文化为驱动的新型发展路径成为当下热门议题。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联合开发了“城市、文化和创造力”框架,提出文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六大助推因素——城市基础设施和宜居性,技能和创新,社交网络、支助和融资,包容的制度、法规和伙伴关系,独特性,数字环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城市、文化和创造力”框架能力建设培训,确定了一系列共同行动,支持甘肃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文化资源的潜力。这包括——

  加强跨部门合作,包括为文化公共部门提供资金,扩大私营部门、民间社会和社区的作用以加强公私伙伴关系;

  探索文化部门的数字解决方案,培养文化创作者的数字技能并提供平等使用基础设施的机会;

  提高文化和创意劳动者,尤其是青年人,保护文化遗产及创造可持续发展成果的能力。其中有本土高校文化相关学科的资源整合以及与其他城市院校之间的系统合作;

  使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30文化指标》开展系统化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制定循证政策,这一举措有助于相关部门衡量当地文化资源;

  加强甘肃文化资源的宣传和品牌建设,充分利用每个城市的独特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期待在世界银行贷款甘肃省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传承与创新项目的框架下与甘肃相关方密切合作,共同实施这些行动,以促进文化在甘肃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抢抓文化和创意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机遇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 向勇

  数字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满足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内生机理。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提出了一套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指数,包括社会驱动、文化经营、技术累积、人才资源、政策策略五个角度,构成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内在机理。

  数字文化产业是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的融合创生。要从历史层面、时代层面和国际层面加强数字文化产业文化连接的内容建设,坚持探索性、引领性、示范性、可推广性、兼容性的数字赋能技术路径,围绕文化产权、数字伙伴、数字平台、数字能量等内容实施价值共生的协同治理。数字文化产业是数字、文化和产业三个不同领域的融合结果,数字技术和产业运营是文化内容的载体和手段,要服从于文化内容自身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文化和创意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四种创新路径包括:文化数据资产化,实现可溯源、可估值、可交易的数据生成;文化生产数字化,实现全网络、全链条、全流程的内容生产;文化消费沉浸化,实现联觉感知、虚实融合、产销一体的消费体验;文化空间场景化,实现空间沉浸、服务智慧、实数相生的超级空间。

  结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目前正在开展的工作,针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支持的丝绸之路甘肃文化传承与创新项目,我提出以下四点合作建议:第一,建设中华美学基因库丝绸之路子库;第二,开展文化和创意产业数字化转型人才训练营;第三,建设数字创意实验室甘肃工作平台;第四,发布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融合发展指数(甘肃指数)。

  借考古文博魅力为城市增添生活之美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 张剑葳

  考古文博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可持续遗产利用与管理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加强古今对话,发现生活之美。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曾经组织艺术家和设计师,对马家窑文化彩陶图案进行研究与再造,赋予现代设计灵感和理念,形成当代艺术品和用品,让人民群众能够欣赏考古文物之美、享受优秀历史文化。这也是博物馆在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城市创意方面应该发挥的作用。

  二是开发人文产品,做到人人可享。云冈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教授杭侃发起的“源流运动”,主张通过考古研究科学地提取信息,以艺术探寻融合传统与当代的设计。在此过程中,高校、文化团体可以发挥专业资源的优势,增进跨领域交流,探索文化传承创新模式。

  三是倡导多方参与,建立合作网络。在遗产地管理者、专家之外,还要积极发挥民众、社区参与遗产管理与利用的积极性。WHITRAP北京中心主导的大运河公众参与监测案例,公众志愿者可使用小程序上报积累遗产监测数据,形成遗产社区网络。

  四是提升研学水平,不断加强供给。文化遗产研学是产生效益、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途径。青少年及其家庭是文物展示利用的重要群体。因此,研学讲师的水平至关重要,应当对其系统培训、保证研学教学的质量。

  建构以城市为节点的历史文化空间大结构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董卫

  此次“甘肃对话”活动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组组织与会者重点学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世界银行共同编纂的手册《城市、文化、创造力—利用文化和创造力,促进可持续城市发展与包容性增长》手册。该手册理念先进、条理清晰、简单实用,相信能够在提高甘肃历史文化资源管理水平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甘肃数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多民族汇合、共生与交融的发展史,这里众多的历史文化资源尤以反映多民族交流互动的复杂过程为突出特点。因此,科学、全面、动态地展示出这些资源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互动性应当是甘肃遗产保护利用和特色文旅发展的重要方向。

  顺应甘肃土地狭长、历史文化资源分散的特点,构建以兰州—敦煌为东、西两级,以天水、武威、张掖、酒泉为区域中心,以陇南、定西、甘南、平凉、白银、金昌、嘉峪关等城市为特色节点的历史文化空间大结构,甘肃就能够形成东、中、西历史文化资源板块紧密联动的文旅态势。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促进相邻城乡文旅活动互动,编制多层次、多主题、多类型交织叠加的区域性历史文化空间网络,并根据不同城市的具体条件,持续推进“飞地型”“过境型”“联动型”等旅游模式。

  促进文化产业“活化”发展

  西北师范大学教授 把多勋

  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甘肃进行了一系列旨在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其中的很多工作都是“首次”。“甘肃对话”的“市长论坛”则为项目相关方提供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共商甘肃非物质文化保护、活化利用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和方式,是非常有价值的文化活动,为甘肃文化遗产“活”起来给予了一次宝贵契机。

  东西绵延近1700公里的甘肃是一个文化资源富集的省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挖掘对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撬动”作用明显。通过文化遗产数字化、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乡村创意工坊以及打造多层次人才培育体系等举措,推动文化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是一个符合实际的方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