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爱成河 汇善如——甘肃省深入推进“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
在兰州中山桥景区建设的“爱心屋”,为游客提供便利。(记者冯乐凯)
定西市安定区中华路街道火车站社区志愿者在老年养护院探望孤寡老人。(通讯员王颖)
金塔县妇联开展结对关爱志愿服务活动,爱心妈妈与结对儿童一起做游戏。(通讯员曹红祖)
爱心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善举似阳光,温暖万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陇原大地上,25万名干部带着温暖、问候与鼓励深入每一户困难家庭,与26.7万名孤儿、困难重度残疾人、特困家庭结对认亲,为他们排忧解难,送去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慰藉与关怀。
“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启动以来,我省广大干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以仁爱之心真情结对,以关爱之情真心帮扶,面对面交流思想,手拉手沟通感情,心贴心共解难题,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每一位关爱对象的心坎上。
真情浇灌,幸福花开。截至目前,全省各级结对干部累计开展联系交流242万人次、走访探视163.05万人次,帮办实事36.9万件,资助资金(含物资折合)8800.17万元。其中,今年上半年,开展联系交流83.53万人次、走访探视58.70万人次,帮办实事12.38万件,资助资金(含物资折合)3258.58万元。
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一个个温暖人心的故事,是结对干部责任与担当的生动写照,更是我省日臻浓厚的爱心氛围和人文关怀的体现。
拳拳爱心 点燃希望之光
2023年5月12日,全省“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在兰州召开。会议要求,要确保爱心甘肃建设广泛持久、扎实深入推进,让爱的阳光照耀千家万户,让爱的雨露滋润陇原人民,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汇聚大爱洪流。
各地各部门积极响应、迅速行动,省委直属机关工委、省委教育工委、省政府国资委、省金融监管局、省乡村振兴局5个省直牵头单位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履行归口管理职责,指导各归口单位组织干部职工与各自帮扶县的孤儿、困难重度残疾人和特困家庭结对认亲。
“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实施以来,团省委指导各级团组织在结对帮扶三类对象基础上,坚持把孤残儿童作为重点关爱对象,广泛发动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年志愿者和社会各界爱心力量,筹资捐助爱心物资和生活用品;各级团委联合当地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向孩子们送去爱心礼物;开展“青暖衣冬”关爱行动100余场(次),惠及家庭困难学生和留守儿童1.6万余人。
明亮的窗户、崭新的书桌、宽敞的书柜、干净的衣橱、柔软的新床铺……近日,家住定西市漳县三岔镇的小玲(化名)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
小玲拥有的这间温馨小屋,源于共青团甘肃省委组织实施的“希望小屋”蒲公英计划公益项目。2023年9月,团省委安排部署募集社会资金1126003.14元,在全省范围内对无独立居住和学习环境的6至14岁困境儿童,依托原有住房打造独立的学习生活空间,并配套爱心志愿者结对帮扶,探索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相结合的新模式,帮助孩子们解决成长与学习中的困难。
经过前期摸排调查,了解到小玲家的特殊情况后,漳县团委积极与省市团委衔接,争取到1万余元的项目资金,依托家庭原有住房进行改造,为小玲打造了“希望小屋”,还配备了志愿者定期为她提供必要的学业辅导和心理疏导,帮助孩子树立自强自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坐在温馨的房间里,小玲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自从有了这个‘希望小屋’,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学习时也能更加专注和投入。我很感激团委给我的帮助,我会把这份感激化作动力,好好学习,将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一间小屋,无限希望。目前,全省89个“希望小屋”基本完成环境改造和硬件设施配备,绝大多数已投入使用。
在兰州中山桥附近,一座天蓝色墙体的“爱心屋”格外醒目。小屋门头书写着“爱心助残·情满陇原”等爱心标语和全省“爱心屋”简介等,里面的货架上整齐陈列着兰州百合、三泡台礼盒、速食牛肉面、饮品、零食等商品,员工裴苗苗正在热情地为顾客推介商品。
几年前,裴苗苗因意外受伤,被鉴定为肢体二级残疾。今年4月27日,她加入了“爱心屋”助残就业项目,成为一名销售店员,每月收入三千元左右。
“对我来说,这个工作既锻炼了身体,又能挣到钱,让我找到了价值和归属感。”裴苗苗笑着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今年以来,省残联将“爱心屋”建设作为结对关爱困难重度残疾人工作的有效举措,明确了“爱心屋”建设的目标任务、安置对象、就业方式等,争取了600万元资金,在14个市州建设了60余个“爱心屋”;省残联经过多方争取,在兰州中山桥、嘉峪关关城、金昌紫金花海等旅游景区增建了16个“爱心屋”,倾力打造爱心甘肃建设的窗口和名片;同时,各地积极与爱心企业对接,自主建设助残就业“爱心屋”。截至目前,全省“爱心屋”总数达到101个,已帮助100余名残疾人实现就业。
以爱筑屋,以爱助残。“爱心屋”的建成,不仅为残疾人提供了一个工作平台,更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社会的窗户。在这里,他们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工作、交流、成长,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近日,由省教育厅组织的“结对帮扶·爱心甘肃”研学实践活动圆满结营,来自积石山县和文县的100名学生在诸多主题研学实践活动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在研学中感受关爱。丰富的研学活动给积石山县居集初级中学学生马丽娜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印象最深的是攀岩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意志,也让大家感受到了团结协作的力量。”马丽娜说。
“这是一次爱的教育,更是一种赏识型的教育,大家用行动和语言帮助孩子们获得自我价值,让他们知道自己能行。”文县中庙初级中学带队教师张宇微对孩子们的成长感触颇深,“学生们主动展现自我,打开心扉,自信了,成长了。”
全省“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开展以来,省教育厅充分发挥教育系统优势,不断深化帮扶成效,已连续组织两期结对关爱研学实践活动,让120余名结对帮扶的学子通过研学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此外,省教育厅12所归口管理省直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暑期和节假日,开展“好伙伴共成长”“走进工院,温暖你我”以及大学生“三下乡”等内容丰富的结对帮扶活动。
有这样一群人,她们向留守和身处困境的儿童张开温暖的双臂,用爱心给孩子们陪伴、呵护和关爱,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爱心妈妈”。
“爱心妈妈”关爱行动是省妇联落实“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的重要举措。全省各级妇联积极组织动员干部、执委,针对孤儿、农村留守儿童、权益受侵害案件儿童及其他需要关爱帮扶的困境儿童等,开展“爱心妈妈”关爱行动。目前,全省各级妇联共有“爱心妈妈”27725人,结对困境儿童28531人,入户关爱33845人次,发放价值215.71万元的慰问物品。
省妇联还以甘肃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为平台,创新开展“家家幸福一元捐”公益项目,广泛动员爱心企业、爱心家庭、爱心人士、各级妇联团体会员、巾帼志愿者等社会资源,完成阶段性捐款目标300万元,陆续拨付至各市州;发放“9·9公益——甘肃省春蕾计划”公益项目助学金757.32万元,受益女童达3800人;执行“9·9公益——母亲邮包”项目金额143.8万元,为各市州6233名困境家庭送去帮助与关怀;与杭州微笑行动项目组衔接,开展“大手牵小手——2023母亲微笑行动爱在兰州”公益活动,为116名唇腭裂儿童完成手术治疗,帮助他们重拾微笑。
省红十字会开展多项公益性活动,持续推进“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落实救助金4493万元,救助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等大病儿童2146人。为民勤县各中小学195名学生捐赠“爱心甘肃 快乐小孩”能量包,为积石山地震灾区642名儿童发放“儿童成长包”,开展健康普查和心理关爱活动。实施“博爱陇原人道行动”,结对帮扶孤残儿童、救助困难人群,累计投入“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资金2437.9万元,救助城乡困难群众10.1万户。深入开展“益乐读”“益口好牙”“天使课堂”“心目影院”“小脚丫——我是家乡小导游”等志愿服务活动,围绕“一老一小”“一残一困”等特殊困难群体常态化开展精神关怀、心理慰藉、生活照料等志愿服务活动。
2023年,省政府国资委牵头管理的11户中央定点企业和77户归口企业投入帮扶资金4.98亿元,实施帮扶项目831个,培训人数40万人,帮助就近就地及劳务输出就业51663人,消费帮扶6.29亿元。今年上半年,12户中央定点企业和77户归口企业投入帮扶资金2.45亿元,实施帮扶项目656个,培训人数41071人,帮助就近就地及劳务输出就业22624人,消费帮扶3.08亿元。
……
涓涓细流汇成江河,点点善举集成大爱。陇原大地处处爱心激荡,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踊跃参与到“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中,弱有所扶、弱有众扶的生动实践,正在陇原大地深入扎实开展。
暖心帮扶 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温暖人心的力量,在陇原大地汇聚。
在结对关爱行动中,嘉峪关市教育局干部张俊与残疾儿童欣瑜(化名)结缘。
欣瑜是个多重一级残疾的孩子,父母都是聋哑人,她生活在一个无声的家庭。接到结对关爱任务后,张俊承担起了“爱心爸爸”的职责。
从此,张俊从心底里觉得自己多了一门亲戚。为了方便沟通,张俊还学会了简单的手语,欣瑜家的电线老化、下水道不畅,他联系维修人员进行检修;每逢中秋、春节等节日,他便邀请欣瑜一家吃团圆饭,还时常与亲友一道照顾欣瑜父亲的生意。
欣瑜上学比同龄人晚,记忆力和理解力也不如其他同学。为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张俊翻阅了大量书籍,请教了很多专业人士,制订了一份关爱计划。他与欣瑜的班主任沟通,为欣瑜安排了爱心同桌,在学习中给予她关心和帮助。同时,张俊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尽可能陪伴欣瑜阅读,带她踏青,陪她一起参加社会实践……久而久之,欣瑜逐渐变得自信起来。
一件件暖心的实事,传递着帮扶干部关心关爱困难群众的正能量。今年以来,嘉峪关市切实推进“结对帮扶·爱心雄关”工程建设见行见效,采取“摸排—关注—关爱”的方式,努力实现特殊困难群众“思想有引领、情感有陪伴、生活有照料、困难有帮助”的关爱服务格局——
人社部门出台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将残疾人、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纳入培训补贴人员范围,优先保障困难群体就业;
司法部门在城市低保户、残疾人家庭中推行“家庭法律顾问”,对有需求的关爱对象,及时做好接待、解答、疏导工作;
住建部门从改造老旧小区入手,尽可能多设置无障碍设施、带靠背休闲座椅等,方便特殊群众进出和休憩;
市房产服务中心修订相关细则,扩大租房补贴保障范围,为12户特殊困难家庭减免公租房租金,对一般困难保障家庭采取“承诺制”,在一定时间允许缓缴房屋租金;
运管部门启动“星星之火·爱心接送”党建项目,为特殊困难群体和行动不便老人提供出租车免费接送服务;
……
用心用情办实事,这样动人的故事在结对干部和关爱对象间不断上演。
何田录是天水市秦州区城乡环境卫生治理服务中心的一名干部,与秦州区娘娘坝镇金池村夏旭辉一家结对。
夏旭辉和女儿都是重度残疾人。何田录第一次去他家走访时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想办法帮助这个家庭走出困境。”
何田录通过多次走访发现,夏旭辉一家虽然勤劳,但种植的农作物经济效益低。于是,他鼓励夏旭辉尝试种植新的经济作物,并请来农业专家提供技术指导。经过一年不断的学习和辛勤劳作,夏旭辉家的作物迎来了丰收,全家收入明显增加。
何田录还积极挖掘资源,帮助夏旭辉的儿子顺利就业,鼓励夏旭辉的弟弟夏旭明参加镇上免费的电商培训课,帮助他通过互联网销售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让这个家庭的收入更加稳定。
目前,天水市共有结对干部36150人,三类关爱对象39039人(孤儿1780人、困难重度残疾人28125人、特困人员9134人),今年已开展联系交流48732人次、走访探视37547人次,帮办实事3858件、资助资金(含物资折合价值)130.18万元。
金昌市检察院检察长张建明结对了听力障碍儿童伟伟(化名)。他积极协调市残联和人工耳蜗生产企业,为伟伟植入价值22万元的人工耳蜗,让孩子的听力从90分贝以上恢复到接近30分贝,重获新“声”。
金昌市残联理事长丁建新通过多方协调,帮助双腿残疾的关爱对象小陈入住34平方米的出租屋,给小陈的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
金川区委编办电子政务中心主任刘润枝通过结对认亲,成为孤儿小瑞(化名)无话不谈的“爱心妈妈”。在刘润枝无微不至的关心呵护下,孩子原本孤僻的性格逐渐变得开朗起来。
作为全国文明城市,金昌市将“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作为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坚持“逢6上街”机制,在重大节日和重要节点,确定主题活动,组织帮扶单位和结对干部集中开展结对关爱行动,开展“春风化雨·爱在金昌”主题帮扶活动,帮助关爱对象清理环境卫生、栽种菜苗,协调解决教育、就医等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帮扶干部累计开展联系交流17488次,走访探视12453次,协调对接有关政策事项10413个,解决实际困难1834个,帮办实事2747件。
结对关爱行动中,古浪县人大干部苏兴彪与米大爷建立了结对关系。
米大爷和儿子米生林一起生活,今年54岁的米生林生活无法自理。“我年事已高,担心自己过世后儿子无人照料,这始终是我的一块心病。”多次交流后,米大爷向苏兴彪袒露了心声。
苏兴彪建议将米生林送去福利院生活,老人却摇头拒绝,原来米大爷担心福利院照顾不好儿子。
苏兴彪心想,或许通过实地参观福利院能让米大爷放下心来。
于是,他开车接米大爷和米生林参观了古浪县黄花滩综合养老服务福利中心。看到园林式的院落、整洁亮堂的公寓,树荫下弹琴唱歌、下棋打牌的老人,米大爷笑得合不拢嘴。了解了伙食标准、护理方式、医疗保障和康复服务情况后,米大爷放心地将儿子送进了福利中心。
担心独居的米大爷吃饭困难,苏兴彪又联系村委会安排米大爷到乡“老年餐桌”就餐,并多次到米大爷家同他聊天,陪他散步。去年中秋节,苏兴彪特地买了月饼,陪米大爷到福利中心看望米生林,看着儿子穿着新衣、住着干净整洁的公寓,米大爷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点滴爱心,汇集成流。
从陇东到河西,从陇南到肃北,爱心善举已在陇原大地蔚然成风。一个个普通人的爱心善举,汇聚成生生不息的温暖力量。
久久为功 高质高效推进“爱心甘肃”建设
以爱之名,聚沙成塔。爱心建设,需久久为功。在巩固提升已有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我省相关部门进一步创新载体、完善相关政策机制、强化监测调度,确保“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各项工作高质高效推进,向更宽领域、更高水平拓展。
——加强政策指导,持续推动爱心甘肃建设高位运行。省民政厅充分发挥省关爱办统筹协调、督促落实职能作用,积极配合省人大常委会深入金昌、定西、庆阳、临夏、陇南等5个市州开展专题调研。在深入调研、认真总结“结对帮扶”工作成效的基础上,今年5月30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推进爱心甘肃建设的决定》,以法治手段推动爱心甘肃建设蓬勃发展。《决定》从推进爱心甘肃建设的重大意义,大力实施爱心扶幼、爱心助残、爱心济困、爱心敬老,关爱特殊岗位群体,持续健全制度机制,积极弘扬爱心文化,广泛汇聚爱心公益力量等九个方面,提出了重点任务、具体措施和工作机制。
——加强动态管理,持续推动爱心甘肃建设提质增效。为全面客观检验全省“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工作成效,省关爱办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度“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考核评价工作的通知》,突出落实责任担当、建立结对关系、落实关爱内容、执行工作标准、创新工作方法等,对全省14个市(州)和兰州新区、117个省直部门、57个省属事业单位、32个省属国有企业进行了年度考核。为持续提升关爱帮扶精准度,省关爱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结对关爱动态管理工作的通知》,督促各地各帮扶单位对结对干部和关爱对象开展梳理摸排,并根据关爱对象变化情况,科学合理补充或调整结对干部,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象准,确保关爱对象“应结尽结、应解尽解”。
——加强社会帮扶,持续凝聚爱心甘肃建设强大合力。为鼓励和支持全省各级各类社会力量发挥独特作用,省民政厅联合省慈善联合总会、省光彩事业促进会、省红十字会、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等设立“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专项基金,制定印发《专项基金管理指南》并发布《倡议书》,鼓励引导广大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募集善款帮助解决关爱对象的实际困难,目前已募捐资金2186.14万元,帮助9.92万名关爱对象解决实际困难。持续鼓励引导全省社会组织通过捐款捐物、志愿服务、辅助结对三种方式参与结对关爱行动,共有5375家社会组织捐款捐物折合资金7113.9万元,实施志愿服务项目4214个,与2.7万名关爱对象建立了辅助结对关系,开通心理咨询热线158条。
一次次上门探望,一句句暖心问候,一笔笔慈善捐赠,汇集成一条条涌动着爱心的清流,流淌着温暖和力量,让关爱对象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让每一个身处困境的人不再孤单。
“结对帮扶·爱心甘肃”行动中,一帧帧感人的画面正在上演,还有许多温暖的故事未完待续。(记者李永萍)
- 2024-09-11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甘肃崭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令我省干部群众倍感振奋深受鼓舞
- 2024-09-11以实绩交出优异答卷 用实干开创美好未来——甘肃省以“三抓三促”行动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 2024-09-10引来“源头活水” 激发澎湃动能——甘肃以招商引资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 2024-09-10躬耕教育沃土 守得满园芬芳——甘肃省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