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法院:打好法治保障“组合拳”助力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专题】“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网络主题宣传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今年2月,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司法厅牵头起草《全省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方案》,并经十四届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后印发。各地各部门立足职能积极作为,结合全省主动创安主动创稳要求和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安排推动《方案》落实并取得一定成效。现推选省法院工作做法,供各地各部门学习交流借鉴。
省法院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安排,扎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出新招、解难题、创新路、提质效,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优服务,推动打造“西部领先、全国靠前”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加强制度供给
筑牢营商环境法治根基
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抓紧抓实,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形成全省法院上下联动、协同推进“一盘棋”工作格局。出台《全省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方案》《2025年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价办法》,深化“招商引资马上跟进”机制,发挥审判职能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活水”。庆阳、张掖等地法院出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举措》等文件,切实以司法硬举措护航高质量发展。
聚焦主责主业
营造公正高效司法环境
抓审判质效提升。出台2025年抓审判管理促提质增效若干措施,明确了8个方面26项重点任务,在推动质效指标提升上求实效、见真章。做实数据会商、案件评查,建立积案分级督办机制,对长期未结案件定期通报督查,压实案件扣审延审审批责任,推动涉企案件质效指标全面趋优向好。全省法院平均结案时间从2023年底的128天减少到42天,超12个月未结案件同比下降近60%,两年以上长期未结案件清理进度位居全国法院前列,民事条线审限内结案率达到97.98%,同比上升6.75个百分点,案件办理用时更短、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抓破产案件办理。持续加强破产审判理念更新、机制创新和机制革新,提升破产审判能力,建立规范执破融合案件移送办理工作指引、破产案件援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制度措施,优化工作流程,创新开展预重整实践,推动和规范庭外重组与庭内破产重整程序有效衔接,推进简易快审适用,加快审理进程,破产审判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破产案件结案率为68.70%,同比提高20.86%,营商环境“办理破产”指标持续向好。
抓执行难题攻坚。持续开展“陇原风暴”执行直播活动,今年以来开展直播14场次,观看人数9789.32万人次;部署开展执行工作规范提升三年行动,推进执行规范化建设;加大对规避执行、拒不执行等行为打击力度,出台执行工作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十项举措,赋能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建立每周二“执行局长接访日”、信访案件集中交办机制,推进涉执信访实质性化解;积极开展规范涉企执法司法专项行动及“交叉执行暖企攻坚”行动,全省法院执行到位率为70.32%,同比上升11.5%,涉执行7项指标全部优于全国平均值。
凝聚工作合力
满足经营主体司法需求
降本增效加大解纷便利度。持续完善“点对点”等诉调对接机制,支持鼓励退休法官参与纠纷源头化解,助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企业低成本化解纠纷提供有效途径。全省法院委托先行调解8.64万件,先行调解成功5.72万件,先行调解成功率为23.11%。诉讼服务满意度为93.22%,位居全国前列。88家基层法院中有84家在同级综治中心末端设置立案窗口或诉服功能区,综治中心诉服团队入驻率达100%。
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依法审结合同诈骗、串通投标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件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维护安全稳定生产经营环境。印发《全省法院规范涉企执法司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推动涉企审判执行问题查纠,依法依规维护民营企业利益。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司法+行政”协同保护,共建全链条保护,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和典型案例,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相关做法在全国推广。
深化“访企业、提建议、优环境、促发展”行动,组织开展“五个一”活动,扎实开展《甘肃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相关政策宣讲,全省法院走访调研企业4575次,帮办实事867件,开展法治体检、法企共建793次,以更多、更灵活的司法服务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 2025-08-18甘肃省委政法委:聚政法之力成法治之功 全面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
- 2025-08-15点绿成金谱华章——甘肃省推进绿色发展巡礼
- 2025-08-15绿色长城筑屏障——甘肃省推进“三北”工程建设巡礼
- 2025-08-15一山青绿润河西——我省推进祁连山生态保护巡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