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在黄河流域共设立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地九十八处
原标题:甘肃在黄河流域共设立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地九十八处
中国甘肃网12月5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12月4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感恩奋进,黄河之滨会更美”——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据介绍,截至目前,我省在黄河流域共设立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地98处,保护面积434.02万公顷,占全省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的40%。
近年来,我省认真落实黄河国家战略,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切实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以高品质生态保护支撑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坚决打好“组合拳”,以重点林草项目实施带动综合治理落地落实。我省黄河流域有53个县区在“三北”工程建设范围,积极争取2024年“三北”工程重点项目53个,下达资金47.46亿元。近三年,我省黄河流域累计开展营造林638.20万亩,草原种草改良897.38万亩,分别占全省的60.95%、47.11%,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坚持和完善森林分类经营制度,在黄河流域的小陇山、子午岭等重点林区开展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2023年投资3963万元,完成试点任务8.5万亩。
守护“蓄水池”,以重点区域保护带动林草湿生态质量整体提升。祁连山国家公园设立进入专家评审阶段,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完成申请评估验收,全面开展阿万仓、美仁两个国家草原公园创建。目前,我省在黄河流域共设立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地98处,保护面积434.02万公顷,占全省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的40%。2022年国家林草局黄河流域九省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中我省名列第二。谋划实施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总投资12.57亿元,开展天然林保护与营造林、退化草原修复、沙化草原治理452.73万亩,2024年落实资金6.92亿元,正在加快推进。划定黄河流域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生态脆弱区域的公益林7619万亩,每年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8.3亿元。
筑牢“安全网”,以重点任务落实带动林草依法治理再上新台阶。出台《甘肃省集体统一经营林权流转交易管理办法(暂行)》等规范性文件,初步建立较为完备的林草法规制度体系。在全省组织开展打击毁林毁草综合执法专项行动,2023年查处涉林草违法案件195起,案件数量较2022年下降54%。推深做实林长制,实现“林长+生态护林员”网格化管理。构建林草湿荒调查监测体系,加快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林草湿荒监测网络和全省智慧林草大数据平台。严格征占用林草地监管,及时排查整治林草火灾隐患,坚决守牢安全底线。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万山
- 2024-12-05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防范生态环境次生破坏 甘肃省在黄河流域建成自动化监测预警台站4421个
- 2024-12-05兰州市妇联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青年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
- 2024-12-05甘肃省首个获批仿制药在兰州新区诞生
- 2024-12-05甘肃组团参加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