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修筑成套技术研究”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原标题:我省攻克湿陷性黄土公路建养难题
“甘肃省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修筑成套技术研究”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中国甘肃网1月8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记者在省交通厅获悉,在1月4日揭晓的2020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中,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甘肃省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修筑成套技术研究”获一等奖。此次获得一等奖,实现了我省在该奖项中零的突破。
据悉,湿陷性黄土一直是影响和困扰公路建设的世界性难题。甘肃省地处黄土高原,黄土分布范围广,湿陷等级高,是黄土水敏感性和湿陷性最强烈、区域特征最明显的地区。“黄土没遇水时强度较高,遇水就会湿陷,湿陷性黄土给公路造成极大危害。近十年来,甘肃境内连续强降雨不断增多,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病害易发、多发,导致路基、桥梁、隧道遭到不同程度损坏。”省公交建集团副总经理丁兆民说。路基失稳、开裂、沉降和防排水失效,桥梁岸坡坍塌、桩基外露,隧道拱顶沉降、隧道道面隆起等都是黄土地区公路典型病害,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为破解湿陷性黄土对甘肃交通发展的瓶颈制约,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牵头技术攻关,甘肃省公交建集团负责组织实施,联合勘察设计、施工养护和长安大学等13家单位,分8个子课题,组织200余名科研技术人员开展了为期4年的科研攻关。
该成果首次细化建立了甘肃省湿陷性黄土公路三级分区,解决了不同黄土分区公路设计、施工和养护的差异化问题,研发了一系列新技术及材料,对黄土地基评价、公路病害防治设计、路基质量控制、桥梁桩长设计、隧道深浅埋结构划分等提供了技术支撑,有效解决了在黄土地区筑路存在的技术难题。“甘肃省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修筑成套技术研究攻克前,黄土地区筑路技术上没有形成体系,如今从设计、施工、检测、养护、建设管理等形成成套技术标准、指南和工法,已逐步在公路工程推广应用。”丁兆民说。
目前,该研究成果在我省西合二级公路、傅家窑立交、兰州南绕城高速公路、渭武高速、彭大高速等多个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路基沉陷等“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桥梁“车头跳”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延长了公路使用寿命,节约了成本。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何怡璇
相关新闻
- 2021-01-08甘肃省鼓励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实行年薪制度 探索设立技能专家、首席技师、特级技师等岗位
- 2021-01-082021年甘肃省高考音乐学类专业统考明日开考
- 2021-01-08坚守初心使命 忠诚履职尽责——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小娟先进事迹在甘肃省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 2021-01-06甘肃省实现居民电子健康卡应用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