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省稳定粮食生产行动方案》解读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2021年全省稳定粮食生产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省农业农村厅组织有关人员就《方案》出台的背景、目的意义、起草过程和政策变化等问题进行了解读。
一、今年我省《方案》出台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抓好今年粮食和农业生产极为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将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纳入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经国务院同意,农业农村部先后印发了《关于印发2021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生产目标的通知》《关于做好2021年粮食稳产增产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落实党政同责要求,切实做好粮食生产各项工作,确保2021年粮食面积和产量保持稳定。年底前以省人民政府名义将今年粮食生产情况形成专题报告报国务院。各地要按照国务院确定的年度粮食生产目标,尽快细化分解、层层落实。从讲政治的高度,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抓紧制定本地区方案。
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粮食生产工作。省委1号文件连续多年均对稳定粮食生产进行了安排部署,省政府办公厅从2012年起每年印发全省稳定粮食生产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省上每年下达各市州年度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指标,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有效保证全省粮食生产稳定。同时,方案进一步明确部门责任、强化部门协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有利于形成全社会重农抓粮的良好氛围。
二、请简单介绍一下文件起草的过程?
答: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我厅组织人员起草了《方案》(征求意见稿),并在充分吸收采纳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科技厅、省水利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气象局、省金融监管局、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9个省直部门和单位意见的基础上,正式上报省政府,提请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各地各部门执行。《方案》包括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重点任务主要从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夯实粮食生产基础、提升供种保障能力、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强农业防灾减灾和延长粮食产业链条等7个方面作出全面安排部署,确保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今年,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是总面积达到4000万亩、总产量保持在1200万吨以上。要完成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最主要的还是要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不减少。《方案》的起草主要考虑将面积全省400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和1200万吨粮食产量分解到各市州,市州再进一步将粮播面积任务分解细化到县区、乡镇,确保落实到田间地块。把大力发展兼具粮食安全和特色产业双重属性的马铃薯作为稳定粮食面积产量的主攻方向,小麦、玉米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1500万亩,力争马铃薯面积增加到1100万亩。
三、今年的《方案》与去年相比,政策上主要有哪些新的变化?
答:我省及时出台的《2021年全省稳定粮食生产行动方案》,与往年相比,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首次明确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在中央农村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把粮食当成一般商品,光算经济账、不算政治帐,光算眼前帐、不算长远账,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有责任保面积、保产量,饭碗要一起端,责任要一起扛。要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林铎书记,任振鹤代省长分别就抓好粮食生产进行了安排部署。省农业农村厅与14个市州农业农村局、兰州新区农林水务局、省农垦集团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分解到各市州,确保做到粮食播种面积、产量不减少。在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的基础上,积极将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纳入地方党委政府乡村振兴等目标考核,推动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粮食安全。
(二)着力解决好种子与耕地两个要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首先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问题。
关于种子,要坚决打好种业“翻身仗”。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和作物增产的关键。各地要抢抓《国家种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政策机遇,大力发展现代种业。对我省来说,力争将甘肃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面积由现在的130万亩增加到160万亩。按照“十四五”期间把甘肃建成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的目标,将原原种的产能提高到20亿粒,原良种生产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生产原种150万吨。今年,要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并积极争取中央投资,力争改造提升玉米制种基地20万亩、马铃薯原良种繁育基地20万亩、瓜菜花卉制种基地5万亩。要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基础性公益性投入力度,扎实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和畜禽遗传资源调查,系统开展农作物和畜禽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保种和开发利用工作。摸清我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种群数量、分布区域及保护与利用现状,结合实际制定完善保种方案,加快布局建设保种场、保护区,使我省地方品种资源得到应保尽保、有序开发。
关于耕地,各地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一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打造粮食生产优势片带、巩固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优先将粮食生产功能区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支持高标准农田主要用于粮食生产,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坚持把高标准农田与农机农艺技术集成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撂荒地复耕复垦等工作相结合,在全省积极推行“一户一块田”“一户一台地”“一企一基地”等模式做法,通过整灌区、整流域、集中连片规划、整县推进,在河西及沿黄灌区、引洮等大型水利工程灌区建设一批喷灌、滴灌、膜灌、水肥一体、“三网融合”等先进实用技术集成配套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确保2021年35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全面。二是加强撂荒地整治。统筹利用撂荒地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主体、多个方面,需要科学规划、分类施策、有序推进。把撂荒地整治作为保护耕地资源、防止耕地“非粮化”的重要抓手和稳定增加粮食面积的重要途径,持续加大整治力度。农业农村部门将积极会同自然资源等部门,特别要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尽快开展撂荒地排查。确保做到一户一户查、一块一块查,标识每块撂荒地的承包户及位置、面积、类型等信息,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平台建设,建立信息台账,强化动态管理。特别是,将积极运用国土卫星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种粮情况、撂荒情况、林木栽植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全面摸底。重点要把具备条件的撂荒地尽可能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开展耕地“宜机化”改造,配套完善灌排水、输配电、田间道路、农田防护等基础设施,增强设施的便利性,同时与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相结合,与农机农艺技术集成应用、绿色标准化基地建设相结合,提升耕地质量,强化农机装备支撑,优先发展马铃薯等高效作物,打造规模化种植基地。根据立地条件,做到“应种尽种”“宜粮则粮”“宜特则特”。同时,有序推进规模流转,大力发展社会化托管服务,多措并举推进撂荒地整治。省农业农村和省自然资源厅将成立联合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制度,并将撂荒地的整治情况纳入粮食安全考核内容。市、县农业农村、自然资源部门也要明确工作责任,层层抓好落实,重点是要压实县、乡政府的责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作用,认真及时组织做好撂荒地复耕复垦工作。
相关新闻
- 2021-03-092021年省政府为民实事方案县级医疗机构传染病病区改造项目实施方案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