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政务 >> 政务动态

甘肃省全力保障“非绿码”患者就医

21-11-08 09:28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编辑:张玉芳

  原标题:我省全力保障“非绿码”患者就医

  中国甘肃网11月8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记者11月7日从甘肃省卫健委获悉,我省本轮新冠疫情发生后,为满足“非绿码”人员正常医疗需求,同时防止院感造成疫情蔓延,该委确定并公布了 “非绿码”患者以及孕产妇就诊的定点医疗机构。各医疗机构按照省卫生健康委的部署,加班加点进行改造,积极配备人员设备,全力保障“非绿码”患者救治。截至11月6日,全省共接诊“非绿码”门急诊患者1527人,住院患者183人。

  接到省卫生健康委的指令后,兰大一院东岗院区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经过了24小时不眠不休的奋战,完成了内科、外科、儿科三个病区200余张床位的改造与设置,具备了收治“非绿码”患者的要求。为有效杜绝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兰大一院东岗院区对进入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均实行严格闭环管理,医务人员在隔离病房和隔离酒店两点一线,舍小家、顾大家,全力保障患者救治。兰大一院充分发挥自身优质专家资源优势,成立了由急诊、重症、呼吸、心血管、内分泌、外科、内科、儿科等科室专家组成的“非绿码”人员医疗救治专家组,承担联合救治、会诊查房、人员培训及技术指导等工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安全救治。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西院区被作为“非绿码”孕产妇定点医疗机构后,从上到下全面动员、昼夜奋战,不到48个小时完成了人员调配、深度保洁、病房布置、环境消杀、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开辟内科、儿科、外科、妇产科隔离病区共40 张床位接诊“非绿码”患者及孕产妇。省妇幼保健院还组建了由内、外、妇产、儿、重症等学科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通过远程指导等方式,切实保障“非绿码”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该院加强精细化管理,“非绿码”孕产妇、儿童均由负压救护车转运至西院区,就诊结束后再由救护车送回,形成医院与社区之间的无缝对接,实现就医全过程的闭环管理,在做好医疗服务的同时确保将感控风险降到最低。

  为做好“非绿码”患者医疗服务,全省各定点医疗机构建立了绿色通道,依据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和核酸检测结果,及时快速做好分类处置,确保患者及时得到救治。各定点医疗机构成立了多学科专家组成的救治专家组,建立多学科联合救治机制,确保患者救治效果和安全。

  疫情期间,为保障 “非绿码”孕产妇医疗服务,我省各定点医疗机构主动联系“黄码”孕产妇,根据孕情保健和就诊需要科学指导就诊。同时优化畅通就诊流程,确保“黄码”孕产妇的产检、安全助产及疾病救治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芳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第22个记者节——致敬真实的力量 第22个记者节——致敬真实的力量
  • 积极应对雨雪天气 兰州市生活必需品供应稳定 积极应对雨雪天气 兰州市生活必需品供应稳定
  • 【我在现场】天水:结对共建筑牢抗击疫情防线 【我在现场】天水:结对共建筑牢抗击疫情防线
  • 兰州天水逐步有序推进复工复学复诊复市 兰州天水逐步有序推进复工复学复诊复市
  • 甘肃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向奋战在全省疫情防控宣传报道一线新闻工作者致慰问信 甘肃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向奋战在全省疫情防控宣传报道一线新闻工作者致慰问信
  • 【开局“十四五”】呈现稳中有进稳步提质发展态势——前三季度甘肃经济运行数据解读 【开局“十四五”】呈现稳中有进稳步提质发展态势——前三季度甘肃经济运行数据解读
  • 【甘快看】兰州市环卫部门出动8700余人铲冰除雪 清扫树叶冰雪1027吨 【甘快看】兰州市环卫部门出动8700余人铲冰除雪 清扫树叶冰雪1027吨
  • 【甘快看】兰州黄河家园难忘的18天 我们都为你记录下来了 【甘快看】兰州黄河家园难忘的18天 我们都为你记录下来了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隔离点里的温暖回信
2   兰州市安宁区:“疫”线党员带头 用责任
3   走着,记着 抗疫一线留下记者的脚印
4   兰州市商务局组织保供餐企为一线防疫人
5   兰州市清扫收运城区落叶积雪1027吨
6   甘肃省受降雪影响路段大部分已解除临时
7   11月7日起中铁兰州局新增停运列车11对
8   疫情防控坚强的后援力量——记者带您了
9   张伟文督导检查疫情防控重点区域管控情
10   兰州市将对居民小区逐步降级和解封 东
11   兰州市七里河区光明苑小区、 明仁花苑
12   甘肃省“非绿码”定点医疗机构接诊门急
13   甘肃省各地逐步有序推进复工复学复诊复
14   金昌市解除车辆限行禁令 武威凉州区实
15   目前存在新冠肺炎和流感叠加风险 广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