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陇原大地 记录时代变迁——甘肃纪录片发展透视
原标题:扎根陇原大地 记录时代变迁
——甘肃纪录片发展透视
《穿越丝路的花雨》剧照
《金城兰州2》剧照
《祁连山国家公园》剧照
阮青 唐常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提出并推进纪录片大省建设,广大纪录片工作者立足现实,辛勤耕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凭借现代视听手段记录陇原大地的时代风貌与历史变迁。同时,创作者们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将眼光更加深远地投射到悠久的往昔和广阔的世界,使本土纪录片创作更具广度和深度,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纪录片精品力作。
回顾百年党史,礼赞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甘肃纪录片的重要主题。甘肃本土的红色题材纪录片、历史文献纪录片,如《决战兰州》《兰州空战》《西北孔道》《两弹结合风云录》《英雄团长王学礼》《金城兰州2》《秘境荣光》《理想照耀陇原》《大豆谣》《永昌1936》等作品,从百年党史和革命实践中汲取营养,聚焦甘肃大地上的革命历史和英雄模范人物,以视听语言的独特力量感染和激励当代观众,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和情感共鸣。
《决战兰州》以客观公正的态度,首次从多维视角解读解放战争,以老兵的回忆叙述为线索,以大量历史影像辅助专家学者的系统分析,用典型事例、典型人物、典型故事,再现了兰州战役的历史过程。《兰州空战》在情景再现的表现手法之上,融入兰州鼓子这一艺术形式,并结合人物采访、实地考察等方式,把主体的历史时空与观众所处的现实时空加以连接,兰州空战的实际情况与其后的影响被立体地还原出来。
《英雄团长王学礼》《理想照耀陇原》等作品则以人物的角度和专题的形式,由点到面重现了陇原大地上革命先烈的形象,讲述了他们为了国家振兴和民族富强不懈奋斗、勇于牺牲的故事。《两弹结合风云录》《秘境荣光》等影片选择与亲历者面对面,以人物采访和材料展示结合的方式呈现了中国老一辈航天科技工作者进行“两弹结合”试验的历史及其背后的“两弹一星”精神。这些纪录片手法多样、角度各异,但都深刻地把握时代主题,把纪录片的创作与民族复兴和奋斗征程紧密相连,为观众提供了学习百年党史、弘扬革命精神的有效途径。
心系人民群众,讲好时代故事
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纪录片因其纪实特性,是反映人民生活,表达人民情感的有力手段。甘肃纪录片创作者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节点、重大主题,将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与人民融为一体,为时代和人民放歌。《踢球吧,孩子》《新时代的我们》《甘肃扶贫进行时》《陇上行——甘肃脱贫攻坚纪实》《放羊的画家》《明月何曾是两乡》《上去高山望平川》《交响丝路》《我们的年》《沙海传奇》《西北花儿王朱仲禄》《西茂的婚礼》等影片都是这十年间涌现出来的以人民为表现对象的纪录片佳作。
《甘肃扶贫进行时》包括《移民搬迁》《劳务输转》《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等8个篇章,既对甘肃省扶贫工作中的实践、成效等进行了总览式的集中表现,也将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群众的形象用镜头记录下来,将他们的喜怒哀乐倾注在每一帧影像中,达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叙事效果。同样,《明月何处是两乡》聚焦东西部扶贫协作,用一种近距离的平视口吻娓娓道来。这些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的纪录片作品,是甘肃纪录片近十年来的重要成果,也是对时代的忠诚见证。
在纪录片的镜头中,每个人的生活、情感、梦想都足够鲜活而精彩。《踢球吧,孩子》将目光聚焦于榆中县中连川小学一群踢球的孩子身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获得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提名。这部影片以新的视角和语言呈现了当下乡村儿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引发观众对于“梦想”与“生活”关系等现实问题的思考。《放羊的画家》中一边放羊一边画画的范俊杰,《西茂的婚礼》中寻根民族传统婚俗的裕固族姑娘西茂,还有《新时代的我们》中的人物群像,性格鲜明,有血有肉,植根于现实深厚的土壤,反映了新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心声。反映人民关切,顺应人民意愿,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正是甘肃纪录片创作者的底色和创作动力。
采撷千载遗韵,传承历史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文艺创新的宝藏。甘肃大地上,积累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时也产生了众多色彩瑰丽、带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文化珍宝,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了广泛的题材和丰富的资源。这些年来,纪录片工作者们将《河西走廊》《凉州会盟》《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敦煌宝藏》《穿越丝路的花雨》《丝路花雨四十年》《河西走廊之嘉峪关》《太石铸铧人》《大美肃北》《扁都口》《祁连玉传奇》《麦积谜云》《梦回祁连》等众多优质的历史文化纪录片带进了大众视野。
《河西走廊》作为一部现象级纪录片,以宏大的编年体史诗结构,系统梳理了河西走廊乃至整个中国西部跨越千年的历史。整部影片将厚重的学术资料与大量的情景再现相融,“虚实结合”重塑历史、勾连当下,辅以精美的风光摄影和厚重的配乐创作,影片格调大气、恢弘,不仅重现了河西走廊的历史辉煌,更赋予其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凉州会盟》围绕重大历史事件始末,通过实景拍摄、史料展示等纪录手法的有机结合,完整展现会谈的历史经过。在还原历史事件的同时,突出了地域、民族、文化等众多元素。《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是近年甘肃历史文化纪录片较为成功的一次突破。从两窟相通的文化符号和历史境遇中,观众看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而不同,感受到“一带一路”的文化底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内涵。《穿越丝路的花雨》则让观众跟随甘肃省歌舞剧院的舞者们一同进入敦煌幽深的洞窟,寻找壁画上凝结的生动舞姿,最终,将《丝路花雨》的创作和演出以影像的方式复活和再现。这些纪录片传承和再现了丝路文明和丝路精神,向世界讲述了中国故事,传播了中国声音,成为“一带一路”文化传播的成功典范。
纵览人文地理,彰显风物人情
地处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甘肃省地形狭长。从山脉绵延到一马平川,从大漠戈壁到壮美丹霞,生态风光多姿多彩、引人入胜。在这片土地的滋养下,诞生出极具地方性和民族性的人文景象。这些都是甘肃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也成为自然和人文类纪录片创作的灵感源泉。在《静静的湿地》《祁连山国家公园》《黑河鸟鸣》《探秘神鹰谷》《寻找雪豹》等影片中,观众看到了甘肃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和谐的生态环境,而《敦煌画派》《陇剧》《敦煌,千年不散的宴席》《八坊十三巷》等纪录片则展现出独特而厚重的人文积淀。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是甘肃大地的风物人情,是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最好影像载体。
无论是《祁连山国家公园》通过藏狐、黑颈鹤、斑头雁等多种野生动物的影像资料,展示祁连山完整的生物链,还是《寻找雪豹》以针对珍稀动物雪豹的拍摄和保护为核心,关注雪豹种群活动与保护,创作团队十年间努力的特写式纪录,都反映出甘肃纪录片工作者在自然题材纪录片中贯穿始终的生态保护主题。片中既有一波三折的动物故事,也有由目入心、引人深思的严肃命题。除了上述结构宏大的自然纪录片,《静静的湿地》这部短片,凭借短短14分钟的叙述,成功体现出巨大的能量。影片舍弃传统科教片模式,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拍摄鸟类的“家庭故事”,展现出黑河湿地鸟类生命繁衍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这些纪录片通过镜头坚守、纪实跟拍等方式,以时间的点滴积累,实现了内容的丰富性和主题的厚重表达。
甘肃奇特而又多彩的人文景观,丰富而又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不断被挖掘、转化和发展。创作者们坚持中华文化立场,向世界传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呈现了中国独有的人情、人性和文化之美。《敦煌,千年不散的宴席》从越来越受到当代观众青睐的美食文化入手,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别样的文化体验。《八坊十三巷》中具有明清建筑特色的古街区,无一不展现着甘肃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独特魅力。这些以甘肃本地风土人情为主题的纪录片作品,不仅在文艺方面堪称佳作,也向广大观众介绍了甘肃各地的地域风貌,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产业发展。
坚持守正创新,渐进渐悟渐成
这些年来,随着甘肃纪录片大省建设的推进,纪录片事业和产业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从创作规模上,甘肃本土纪录片生产由2013年每年10部左右,到2021年超过了100部。在数量增长的同时,这些作品的题材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内容涉及自然、历史、文化、民族、现实等多个领域,着眼点也越来越具有创新性,思想内涵、表现形式、审美境界和艺术价值不断得到充实和提升。在此基础上,甘肃纪录片的质量也越来越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甘肃纪录片不仅在全国纪录片年度推优中频频亮相,更是屡次斩获国内各项纪录片重要奖项。越来越多的甘肃纪录片登陆国内外各大媒体平台,收获了良好的市场收益和社会反响。
放眼未来,甘肃纪录片的创作和发展有着越来越广阔的空间,全省广电行业和纪录片制作者的力量正在凝聚起来,继续坚持守正创新,用紧跟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新的境界,形成并完善自身鲜明的风格和特色;挖掘陇原历史文化的丰富资源为当下所用,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时代、同人民融为一体,记录新时代的恢宏气象与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 2022-10-10【二十大代表风采】潘从明:“点石成金”的大国工匠
- 2022-10-10首趟1200吨中欧泥炭班列入甘 科技创新赋能甘肃绿色农业提质增效
- 2022-10-10院士专家把脉甘肃医用重离子加速器产业化可持续发展
- 2022-10-10科技创新夯基石 砥砺奋进迎盛会——甘肃省科技工作者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